下载此文档

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规范.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规范
一、体位 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 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 坐位,仰卧位,侧臣位等。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 有条件时尽量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
二、消毒 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针具可用高压蒸气消 毒或 75%酒精浸泡 30 分钟消毒。同时应注意尽可能做到一穴一针。腧穴部位 可用 75%洒精棉球拭擦消毒,或先用 %碘酒棉球擦试后再用洒精棉球涂擦 消毒。至于医者手指,应先用肥皂水洗净,再用 75%洒精棉球擦拭即可。
三、刺法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 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 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② 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 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③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 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 弛部位的喻穴。
④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 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 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 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① 角度 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 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
直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 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 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
② 深度 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 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 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年龄: 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 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 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 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 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行针与得气
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 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 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

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