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混合结构的抗震问题探讨.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合结构的抗震问题探讨
混合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大量的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所以,,通过内外墙砌体咬槎和圈梁、构造柱的连接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多层混合房屋在抗震构造设置,施工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1 构造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圈梁的设置:设计人员不遵守《规范》规定,任意设置,圈梁兼过梁时,圈梁顶标高板底标高且示按过梁要求配筋;圈梁设置过多、过密、有的甚至在间距很窄的120 mm的隔断墙上也设置圈梁,圈梁在转角处连接方式不规范,搭接方式错误;有些设计人员错误认为圈梁只需封闭即可,而在纵墙和横墙中出现水平方向的凹凸圈梁,圈梁与预制构件没有可靠的构造连接或拉筋不规范,使整体质量降低;楼梯间顶部和尾面应相应增加圈梁的密度,但设计中未作任何交待等.
(2)构造柱的设置:未按《规范》要求位置设置构造柱,该设的未设,不需设的反而设置;将构造柱作为受力柱进行设置,而纵向钢筋的数量仍按构造要求配置;《规范》要求在纵横墙交接处须设置构造柱,有些设计人员机械地认为在较大空间房屋无横梁的纵墙上可不设构造柱,忽略在内纵墙与横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3)墙柱、梁板的拉结:结构设计施工图交代不清,墙与柱之间不设拉结筋,楼板搁置长度不够,楼坂与圈梁,楼板与墙体的拉结,梁与墙、板与板的拉结,均不符合要求.
2 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构造柱方面:
①构造柱与砖墙的马牙槎连接施工不符合《规范》,忽略了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的伸入砖墙内的刚性键作用,影响了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质量.
②(<1 m);拉结筋的平面位置距墙皮的距离太小,或将两根钢筋放在了墙体中部;拉结筋不直,影响钢筋在灰缝中的握裹力;拉结筋的布置沿高度设置不均匀或间距过大,超过规范要求.
③构造柱在楼层和屋盖节点外箍筋未加密或加密不符合规范要求.
④构造柱插筋移位,达100 mm之多,并强行扳到构造柱的竖筋位置.
⑤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整层高浇筑,不能确保构造柱质量,致使构造柱下部的混凝土离散,骨料堆积柱底部,或振捣不密实,造成构造柱根部出现严重露筋缝隙带渣.
(2)圈梁方面:
①圈梁在转角处,钢筋搭接方式错误,出现“浮筋”,或搭接方式不满足锚固长度需求.
②圈梁浇筑不久,强度还很低,进行预制空心板的安装,出现圈梁被踏酥和压裂现象,影响圈梁质量.
③圈梁在楼梯间窗洞等部位出现截断,但并未按构造要求设置附加圈梁,.
④圈梁在楼面或屋面与预制混凝土梁相交处,钢筋和圈梁截面均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圈梁断开.
(3)其他方面:
①墙体转角处拉结筋间距超过构造要求的距离,且拉结筋长度不够,钢筋不直,漏布现象时有发生.
②空心板堵头作法不合理,,特别是用撬棍安装时,更为明显.
③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屋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与梁、墙或圈梁无拉结.
④板端加筋时有时无,或未按板端构造要求设置,有些钢筋虚放于板端,起不到拉结作用.
⑤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未设通长拉筋;抗震缝缝宽很小(<50 mm)起不到抗震作用.
3 对抗震构造措施的几点看法
抗震构造措施作为计算的一种补充和保证,,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抗震构造存在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应当引起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重视.
《规范》对不同的烈度有不同要求,对6~7度区,外墙及内纵墙要求在屋盖处及隔层楼盖处设置,内横墙除同外墙及内纵墙要求外,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 m,楼层处不大于15 m..当烈度为8度区时,外墙及内纵墙,内横墙要求在屋盖及其他每层均须设置,屋盖处沿所有横墙设置,楼盖处间距应不大于7 ,构造截面高度不小于120 mm,,遇有洞口不能通过时,应设附加圈梁并保证搭接长度不小于1 m,如图1所示.
(1)圈梁的设置:在多层混合结构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加强了内外墙的连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和刚度,抗震效果很明显.

【精品】混合结构的抗震问题探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文千金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