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地区发现组织瘤样型麻风患者1例(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川地区发现组织瘤样型麻风患者1例
深圳市人民医院
钟维 党林
病史摘要
患者男,34岁,外来务工人员。籍贯四川凉山,于4月前自四川来到广东省深圳市务工人员。因面部无诱因出现结节,伴眉毛脱落7月余就诊。患者自诉7月前无诱因于面部出现数个豌豆大小结节,当时无痒痛,未予重视,后结节逐渐增多,伴有眉毛完全脱落,同时出现轻微瘙痒。为求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起病以来,无温痛触感觉缺失,无神经粗大,无出汗改变。无眼部不适,无粘膜及全身其他部位不适,饮食、睡眠如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未明显增减。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等特殊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已婚已育,家族成员及周围人群无相似病史。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专科检查:面部散在数个花生至绿豆大小类圆形结节,浅褐色或肤色,边界不清,表面偶有破溃,结节表面呈光亮多汁,皮纹变浅,皮损基本对称,触之稍韧。局部皮肤无温、痛、触感觉减退。全身其余皮肤未见异常。双侧眉毛完全脱落,毛囊可见。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未扪及周围神经粗大,无出汗改变。(图A1,A2,A3)
组织病理检查
表皮稍萎缩;真皮全层见泡沫样组织细胞团块弥漫浸润,泡沫样细胞内可见麻风分枝杆菌聚集的菌球。较少淋巴细胞浸润汗腺及毛囊周围。脂膜层血管扩张,脂肪小叶间隔可见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聚集(图B1,B2,B3)。抗酸染色阳性(4+~5+)。(图B4)符合瘤样型麻风病理改变。
诊断:组织瘤样型麻风
治疗:患者目前于当地慢病院抗麻风治疗。予氨苯砜 100mg qd 联合其他抗菌药治疗,定期复诊。
随访:口服药物治疗一月,目前面部皮损未见新发,结节较前缩小,变平,双侧眉毛仍然缺失。
结论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麻风菌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施万细胞的胞质内。病变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以皮肤及周围神经受累为特点。本病潜伏期通常4~10年,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多变,皮损可模拟多种皮肤病,易与红斑狼疮、结节性痒疹、梅毒、蕈样肉芽肿等皮肤病混淆,同时可出现致畸、致残和毁容性损害。麻风的传播条件主要为具有传染性的患者、易感人群和密切接触者。本病患者为四川凉山的外来务工人员,本身生活在闭塞边远山区,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麻风分枝杆菌存活,加上患者长期宿舍生活环境狭小脏乱造成了环境的易感性。麻风的分类可根据患者免疫力的强弱分为类似于光谱型的六类,免疫力较强一端为结核样型麻风(TT),免疫力较弱的一端为瘤型麻风(LL),中间分别是界限类偏结核型(BT)、中间界限型(BB)、界限类偏瘤型(BL),还有未定类型。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多发较为对称的丘疹、结节,由于皮疹类似皮肤纤维瘤,且无感觉障碍,无神经受累,故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最后由于眉毛缺失影响外貌遂就诊。病理及抗酸染色可见大量麻风菌球,临床诊断为组织瘤样型麻风。有些学者认为组织瘤样型麻风是瘤型麻风较为少见的临床变型。组织瘤样型麻风是一种多菌型麻风,皮损为好发于面部、臀部、下背部、骨性突出部位的丘疹结节,可表现为正常皮肤外观的皮下结节,或表面有光泽的黄红色结节。较少感觉障碍。本病患者虽然带菌量大,但规律抗麻风治疗后皮损控制迅速,可见组织瘤样型麻风氨苯砜治疗有效。值得注意的是,本型也可出现在氨苯砜耐药患者。另外,对于此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诊断,为明确本病

四川地区发现组织瘤样型麻风患者1例(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3.04 MB
  • 时间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