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案例研究法分析.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验式案例
所谓经验式语文案例是指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做法进行总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且卓有成效的做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做法又成了经验式的语文案例。这种案例是要经历时间的考验的,是要大家公认的,不是自封的。大家都知道孔子的启发式,大家也都知道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东西方两位大师在不同地域创造十分相似又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而这些教育理念至今还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在这类案例中,经验是基础,理论是关键。孔子强调“文以载道”、“尊德行而道问学”,苏格拉底强调“知识至善”,他们的主张能表征着他们的哲学思想。
第一页,共42页。
孔子启发式
孔子的“启发式”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第二页,共42页。
苏格拉底产婆书
有一天苏格拉底听到他的大儿子朗普洛克莱对他的母亲发脾气。他就对他说道:“我儿,告诉我,你知道有些被叫做忘恩负义的人吗?”
“当然,”少年人回答道。
“你知道他们因为做了什么事才获得这种恶名吗?”
“我知道”,朗普洛克莱回答道,“忘恩负义这个名字是人们加给那些受了恩惠,自己有力报答,而却不报答的人的。”
“那么,你以为,忘恩负义的人算是不义的人了?”
“是的,我以为如此”,朗普洛克莱回答道。
“那么,你考虑过没有,由于奴役朋友被认为是不义的,而奴役敌人则认为是义的,是不是对于朋友忘恩负义就是不义的,而对于敌人忘恩负义就是义的呢?”
“我的确考虑过,而且我认为不管是从朋友来的也好,是从敌人来的也好,受人之惠而不知感恩图报,总是不义的。”
第三页,共42页。
“既然如此,岂不是就必须把忘恩负义认为是不折不扣的绝对不义的事了吗?”
朗普洛克来表示同意。
“这么一来,受人之惠越大,不感恩图报的不义就愈大了?”
朗普洛克来又表示同意。
“我们看到有谁”,苏格拉底问道,“从别人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所受的恩惠更多呢?父母使子女从无变为有……总是尽力使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
对于这些话少年人回答到,“尽管她做了这一切而且比这一切还多得多,但是,无论谁也忍受不了她的坏脾气。
第四页,共42页。
协约式案例
所谓协定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实践共同体在教学行动中自觉采用的行为方式。协定可以是一个教学团体形成的,可以是理论工作者直接指导下形成的行为方式,也可以是实践者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与理论的发明者形成的心灵默契。协定性案例要体现一种理论价值追求。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许多新的理论被引入课程实践,诸如“对话理论”、“新叙事理论”、“语言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语文教师学****这些理论之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进而也就生成了一大批协定性的理论案例。但是在当代语文教育史上,有一个协定式的语文案例至今还未大家乐道,因为它带有典型的时代色彩,能够给我们的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启迪。
第五页,共42页。
红领巾教学法
195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在实****期间举行了一次语文观摩课,执教的教师是北京市女六中的一位教师,课文是初中一年级的《红领巾》。教师主要运用了“讲解法”,课堂结构凸现了“五环节”。苏联专家普希金听完课以后,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课文各节的分配不恰当。这篇作品共7页,已讲授了4小时,看情形还要讲2小时。7页共用6小时是不应该有的现象。这样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通常研究高深的哲学,也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这样不合理地使用时间是把宝贵的光阴浪费了。再说,这样分段讲解,不可能让学生对整篇作品获得完整的印象,不应该把课文各列成一片一片地去教。这样的课文,在苏联只用一节课教完,对程度差的学生也只用两节。
第六页,共42页。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是由于没有正确地估计学生的生活经验,把他们当作学龄前的儿童看待,把

案例研究法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369 KB
  • 时间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