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州省贵阳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社会发展(明朝建行省、抗战时期)
回顾贵阳发展史,是一部鲜活移民史。数次而大量移民,带来了新文化形式,带来了自然科学,甚至融进了新外来语言……给贵阳这座西南之城不停带来新冲击和碰撞,而数次大量移民,也使贵阳人血液中多了宽厚和包容因子,使得这座城市能很快将这些外来东西吸收并创新,不停推进着城市前进。
贵阳地域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唐宋时期因为军事上关键作用逐步形成城邑,当初城邑极为简陋狭小,“城内街道、初本狭窄,车舆辐辏、肩摩踵接”。其时,贵阳虽为黔中首邑,军事用地,但交通阻滞,物品运输极为困难,所以产业不甚发达,长久处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阶段。居民多以农业为生,商贾大多是湘、赣、川等外省人,且当地人资本较微,难以和外商竞争。
明朝中后期,因为驿道渐开,统治者实现屯田垦荒,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商业也逐步兴起,据《贵州图经新志》(弘治)记载,在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就有江西商人彭如玉到贵阳。到了明代,贵阳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尤其是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省,明朝隆庆二年(1568),迁程番府于贵阳,取名贵阳府,贵阳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贵阳经济取得更大发展,逐步形成以大十字为中心坊市,据《贵州通志》(嘉靖)记载,贵阳内外著名坊市有12处,治城内有三牌坊市、四牌坊市、谯楼街市、风宪坊市,治城东门内有小十字街市,治城南门内有南市,治城北门有北市,治城北门外有馆驿前市、十字街市、凤鸣桥市、洪边巷口市,治城南门外有马荣街市。在贵阳城外近郊多个较大集镇有集场贸易,有固定集场时间和地点,设有场主进行管理,负责处理纠纷。交易方法有物易物和银钱购置,以前者为主,交易对象,卖者关键是周围汉族和少数民族老百姓,买者多为城内住户、官吏、驻兵家眷等。这表明贵阳城市功效已经从单纯防御作用向防御作用、贸易作用转换。
清朝时期,清政府在贵阳地域实施“改土归流”、“摊丁入亩”,中原及邻省人员迁入,带来较为优异生产技术和工具,农业和手工业取得一定发展,推进商业发展。贵阳工业以手工业为主,制造火柴、皮革、服装,后省府举行兵工、抄纸、造币、白药等厂及电气局,其中小资本经营最多,推行最广是土机织布。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域外国商品涌入,贵阳商业市场发生改变,烙上了半殖民性质印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不过整体上贵阳商业仍未脱离自然经济范围。清代贵阳商业特点:一是形成72行商业格局,以大十字为中心东南西北四街成为兴旺商业区。出现制革业、糖果海味业、火柴业、摄影业、修理钟表业等新兴行业,1888年,创办同济堂中药店。清朝时期贵阳城已经有街巷123条,形成以大十字为中心,通往东西南北“万家灯火”之城。二是五方杂处,外省人结帮经商,会馆接踵而立。从事贸易、手艺、佣工“客民
”大增,城中行会林立,会馆众多,各地客商云集,集市贸易快速扩展,坊市不停增多。三是洋货倾销,民族工商业出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纱、洋布、洋油、洋火等商品已经有一定市场,贵阳成为贵州省最大洋货市场。1911年10月,盐商华之鸿创办文通书局开业,成为贵州最大民族工商业者。四是同行业汇聚经营,以行业命名街道产生。如轿夫巷、鲜鱼巷、粑粑巷、皮匠湾、铁匠街等以行业命名街道。五是商业经济性组织出现。清代以前,贵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历史形成文化经济落后、交通闭

贵州省贵阳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