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夜归鹿门歌.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答案【课堂讨论】 1 .这首诗有哪些意象? 山寺钟鸣渔梁渡头江村舟鹿门月烟树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幽人 2、诗歌第一二句写了什么景象? 置身诗境以“江头”为例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景象: 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绵长悠远报时的钟声; 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黄昏江景图: 人来人往的喧嚣小贩的叫卖讨价还价的争执别恨离愁突出江边的杂乱喧嚣, 与世无争的隐逸情致,淡泊名利,恬淡超脱的隐逸形象。 3 、诗歌第一二句是怎样描写景象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听觉与视觉结合②对比衬托③以动衬静,动静结合。钟声衬山寺之静作用: 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中, 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隐然可见, 表现出诗人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洒脱的胸怀。 4 、后四句写了归隐之地怎样的景象? 景象: 鹿门山的树木本被暮霭所笼罩, 朦胧而迷离, 山月一出, 清光朗照, 暮雾竟消, 树影清晰。山岩之内, 柴扉半掩, 松径之下, 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 唯有禽鸟山林为伴, 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描绘一幅宁静清幽月夜山景图。小结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 侧重写诗人隐居, 与尘世隔绝, 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 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5 、诗中有些字用得精到,试以一二字为例作分析。‘争”争夺,黄昏时分“争”字描写了诗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 突出世俗的喧嚣, 表达作者隐逸的情怀。“开”是照亮的意思,月光格外明亮,皎洁,朦胧的树影更加清晰,樱井更加清幽开阔,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突出诗人理想实现的喜悦心情。“忽”是忽然,不知不觉的意思,使人陶醉其中,心情与环境融化,忘情于物外的心境。自己到达了庞公隐居的地方不知不觉。这种微妙的感受, 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也感受到了隐逸之妙。“惟”只, 单单的意思, 在这个天地里, 与尘世隔绝, 惟山林是伴, 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孤孤单单, 来来去去, 自在而又闲适; 孤单又寂寥。这就使人在这幅高士隐居图中, 除了感受到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外, 还感受到在这种情趣的下面, 藏着诗人进仕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 6、这首诗运用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1)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2)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 引用典故(4) 巧用对比①沉缓的钟声和嘈杂的人声对比出佛门的清静和凡尘的纷繁芜杂; ②同是乘舟,两个方向,两处归宿,两种心境; 小结诗人的形象见导学案。【课堂小结】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 自然的结构, 省净的笔墨, 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课堂练****反馈练****阅读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完成下列思考题: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

夜归鹿门歌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8-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