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doc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 MP )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之一。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 MPP )的发病率不仅有上升趋势, 而且重症支原体肺炎(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 SMPP ) 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 RMPP ) 日趋增多。临床上应对小儿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十分棘手, 尤其对其早期有效检测方法的缺乏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等问题不容忽视。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 Abstract : Mycoplasma pneumoniae ( MP) is one of the mon etiologi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Recentl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incide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 MPP ) has increased. Moreover , the incidences of severe and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 SMPP and RMPP ) have also risen. In clinical work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is very difficult , especially due to lack of effectively detective methods and resistance of macrolides. Key words : Mycoplasma pneumoniae ; Infection ; Children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 MP )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 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10% ~ 40% ,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进步和发展,发病率呈逐渐上升[1, 2] ,流行季节高达 %[3] 。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1~5 岁也较为常见[4] ,其中 18% 左右需要住院治疗[1] ,李联侨等[5] 报道在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 MPP ) 的住院病例中, 发生肺外损害的竟占 % ,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 MP 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以及诊治进行综述。 1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支原体为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其形态不一, 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 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细胞内含有 DNA 、 RNA 和多种蛋白质,表面分布着脂类膜抗原及包浆抗原;因无细胞壁, 青霉素类抗生素不敏感, 而大环内酯类可通过抑制或影响蛋白质合成, 作用于核蛋白体杀灭支原体。支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约 60 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为 MP、人型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等, 其中致人类泌尿生殖道疾病是解脲脲原体, 其次为人型支原体; 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是 MP。 Ngeo w等[6] 报道亚洲12 个医学中心 175 6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非典型生物流行状况, MP 感染达 % 。我国 MP 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的 % ~ %[7 , 8] 儿童普遍易感,尤其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但婴幼儿并不少见。乔文华[9] 报道, MP 感染所致肺炎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以5~ 14 岁阶段感染率最高,甚至高达 78% ,而 5 岁以下患儿占 21% 。年龄越大肺部损害越重[10] , 但研究发现性别对 MP 感染无明显影响。 MPP 全年散发,局部流行。我国北方以冬季多发,而南方则以夏秋季较多[11] 。近年来 MP 感染逐渐呈现为年轻化, 周期性暴发[12] 。大约 4~7 年发生流行一次, 此时发病率增加 2~ 10倍[13] 。因此, 对于小于 1 岁的婴儿乃至新生儿的难治性或反复性肺炎,亦需警惕 MP 感染。 2 发病机制 MP 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倾向于吸附机制和免疫损伤。 吸附机制 MP 膜结构包括 P1、 P30 、 P65 、 HMW1 、 HMW3 蛋白以及蛋白A,B和 C[14] 。研究表明[15]P30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isuamd347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