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杨春成话说挑“羊毛疔”.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春成 话说挑 “羊毛疔”
山西省新绛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原县医院副院长 退休老中医 [按]
挑“羊毛疔”, 一种很有效又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民间疗法” 但在医书上很难见到,现代医院里的医生大都又不爸爸, 患本病后儿子给他输液七天,
没有进展, 让我挑后半小时好转, 一小时后基本正常, 随后痊愈。特别让人震撼的是:我县古交镇有一个十七岁男孩, 姓王,
患此病后在本地医院就治,由于查不出病因病灶, 辗转到西安等全国有名的大医院, 用尽了所有的先进设备和仪器,
光就“CT”、“核磁”做了十余次, 亳无结果, 化去四万余元。患者也已被折腾的消瘦神疲,
已感生存无望,怕死后火葬要求回家。回来后根椐病情按 “羊毛疔” 进行了挑治, 不一会就感到身体轻松、腹中饥饿便要吃东西,
下午开始有精神, 一周后基本恢复。一月后,西安经治专家打来电话,询问病情,家属回答让“土医生”
给治好了,这专家当时在电话中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这也就是是第三次对挑”羊毛疔”的认识和经历了。
四、问题
七一年后我进入大学深造两年, 回来后又调往县医院工作。 不论工作怎样变化, 但遇到“羊毛疔”的适应症,
首选挑法是第一. 效果使人鼓舞。不过, 随着工作的深入, 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如: 有些感冒七天多了,
挑后却无效果;有的挑了临时轻快一会儿, 随后又恢复原状了。 在检查初诊病人中, 发现有些病人前胸及后背上有已挑过的痕迹,
并且每个人痕迹的大、小位置都不一样. 就腹部来说:有的在胸前皮肤, 有的却在腹部。
有三处呈垂直线排列,有的则横向直线排列。也有的三处呈正三角形, 也有的是扁三角形。有的三处间隔一寸左右, 有的则达五, 六寸。
就在背部的四点也是“五花八门”。但“前三后四”却大都一样. 这就产生许多问题,如: 首先是农村各处均有挑”羊毛疔” 的民间医生,
但他(她)们投的师傅和传授的挑治技术都大同小异, 可能都有一定效果,(否则不可能存在), 或者说: 只要按照“前三后四”
这个术数,在胸,背这两个范围挑治都可能出现效果。只于为何有的病人有效、有的无效呢?或许是因为诊断不确切(有些患者原本就不是“羊毛疔”),
或许是病情重而挑的轻,或穴位没选到“高效”点. 本人带着这些问题在临床上不断探索和总结, 并不断用学到的中、西医学知识对其修正和实践,
改进, 并 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来与同道和民间医学爱好者共勉.
五、 研讨
一、
在病机辨证上: “羊毛疔” 病, 实际上是一个症侯群。根据病人的症状: 发热,无汗, 皮紧,
头昏, 乏力, 食欲不振, 可归纳于“太阳经伤寒”(风寒外束, 腠理致密, 宣泄受阻), 而有些合并恶心, 心口恋,
应辨证为合并了“少阳”, “阳明证” (宣发不能, 郁而化火). 故此病虽属感冒, 但并非“风寒束肺”,“风热郁肺”那种, 因典型
“羊毛疔”患者并没有咳嗽、喉痛、 流鼻涕、 打喷嚏的症状。 且后者挑后,病人虽然一时感到轻松,而随后恢复原状, 效果不好。故“羊毛疔”
只包含“风寒束表”型。 至于七日转为”羊毛疔” 的说法也不尽然, 因有些患者不必七日, 只要症状明显,挑后 效果就佳.
并且对输液反应引起的: 发热、 恶寒、 寒战, 挑之 效果亦著. 为急救之良法。 所以, 只要迂到” 风寒外束” 这组症侯,
不论时间长短,皆可挑之, 这符合中医的辨”证”不辨”病” 原则. 在临床中还发现:症状越重, 或病程越长, 效果越明显; 反之,
病情轻微, 病程越短, 疗效则不明显.( 当然不是此证患者,即是挑了,对人体也无多大危害) 。也就是”反差” 越大,疗治时” 反应”
就越快、越强。 再从现代医学分圻, 是和植物神经功能严重失调、抑制关系密切.[ 再说明一下, 本证是个全身性“症侯群”,
不易找到所谓的具体”病灶”].
二、 在取穴上:
应该首选背部, 因背部为“太阳经” 所过。 “太阳主开”。 这与”风寒 外束” 是相对的。就挑背部而言,亦应在”太阳经脉”
路线所过的皮部取穴, 这样效果会更好. 挑治点上:上点可设在“大抒” 穴, 下点设在”肾俞穴”, 在此连线上,“等分”设四或五个点,
。( 不可泥于针屁股压凹坑取穴, 因重病患者, 皮肤因脱水失去弹性, 压在何处均有坑,病轻者则处处无坑,
并很快恢复), 至于多挑一点少挑一点可根据病轻重而定. 一般患者, 只在背部挑之即愈。 多数患者,腹部不挑亦可。 倘若病情重, 恶心,
心口恋“里症”严重, 才予配合一下. 本人选(八会)穴中的中脘穴(腑会中脘) 为主穴(任脉所过, 主里病), 再在中脘穴的 上、
下、左,、右各一寸处再加一

杨春成话说挑“羊毛疔”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