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目的】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推理过程。
2。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理解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说说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活动方案】【学****目的】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推理过程。
2。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理解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说说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活动方案】
活动一、观察并考虑以下现象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场渐渐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就停顿.
问:是不是没有力推木块了,木块就停顿运动呢?
[演示2]在桌面上轻轻推动玻璃球,手分开玻璃球,球仍然向前滚动一段间隔 .
问:手不推小球了,为什么小球还能向前运动呢?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是运动还是静止呢?
一部分学生认为没有推力就不能运动,一些学生认为不受力玻璃球也能运动。这样产生认知冲突。
活动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猜一猜
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物体运动的路程是否不同?
2.做一做
用桌上的器材,按以下步骤进展实验并将看到的现象填入表格中:
将小车从斜面上A点释放,让小车分别从棉布、木板、玻璃板上滑过,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棉布上的位置。
实验序号
所铺物品
粗糙程度
滑行间隔
1
2
3
3.想一想
考虑(1)为什么每次实验都需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
(2)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3)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间隔 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4。推理:小球在光滑(阻力为零)的外表,将会怎样运动?
5.总结提升: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
活动三、理解惯性知识
1.自学课本第67页的惯性知识,说出什么是惯性。
2.分小组活动,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完成一些实验,并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些实验。并写在小黑板上。到前面来演示。(精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