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运营管理的发展简史.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运营管理的发展简史.doc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 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初)
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 前农业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 制造业采取的是手工作坊方式,产品是由 手工艺人和其徒弟在作坊配组。 效率提高的原因不是免费午餐、 五天工作制度等, 而是观察人员对工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发现有非正式组织,也有领袖人物控制 小帮派的行为规范。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霍桑试验,通过试验,梅奥得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结论:
(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 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
(3) 组织应重视工作团体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这些成果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运营管理注入了新的元素。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原理》 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1) 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五层次;
(2) 人对不同层次的需要可同时存在,但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会寻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即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较高层次的需要 才出现并起到激励作用;
( 3)同一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支配地位,这种需要称为优势需 要,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所驱动;
(4) 即使同一个人的需要,也会因环境变化引起他对需要层次的变化。
195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教授在 《企业的人性问题》一书中提出人性假设的 X理论与Y理论。X理论坚持消极 的一面, 假定工人都不喜欢工作,必须经过管制——奖与罚——才能使他们干 好工作。 这一看法起初在汽车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得到普遍认同。 后来,全球竞争 威胁的加大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看法。
Y理论与X理论的观点正好相
反,假定工人很乐意工作,认为工作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到了 70年代威廉•乌 奇(William Ouchi )提出了 Z理论。该理论集成了日本的诸如终生雇用、 关心雇
员及协同一致的观点以及西方的诸如短期雇用、 专门人才以及个人决策与职责的 传统观点。
1959年,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在《工作的激励》
一书中又进一步发展了激励理论。提出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
2、 数量模型与管理科学
数量模型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工厂的发展。早在 1915年,F. (F. W.
Harris)提出了第一个模型: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 20世纪30年代,在贝尔电
话实验室(Bell Telephone Labs)工作的三个同事H. (H. F. Dodge)、H. G. 罗米格(H. G. Romig)(W. Shewhart)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的质 量管理模型。
20 世纪 20—70 年代,以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为代表,包括众多数学家、心理 学家和经济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数量模型, 如数学规划、 对策论和排队论、 库存 模型等等, 促成了运筹学的创立与发展。 这些数量

运营管理的发展简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10620458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