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视力残疾儿童运动发展的特点.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视力残疾儿童运动发展的特点
儿童动作的发展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动作的发展受儿童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顺序所制约,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是由上而下,最早发展的运动技能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最后才是下肢。儿童总是先学会抬头和转动头部,然后,结果表明,低视力儿童与正常同龄儿童在动作技能方面最主要的差异就在于二者平衡能力的不同。这些儿童由于视觉的缺陷,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通过视觉信息来矫正身体动作,视觉缺陷所导致的空间认知问题也影响视力残疾儿童对听觉信息做出正确的肢体空间位置的调整。
    4.头部肌肉的发展可能受阻
    头部肌肉的发展取决于个体对客观外界视觉刺激的反映。对于正常儿童而言,会追视移动的物体。但当眼肌的转动不能满足追视目标时'则会动用颈部的肌肉以完成追视,从而加强头部的力量。视力残疾儿童由于视力残疾,视觉刺激引起儿童的追视,颈部肌肉受到的刺激相对减少,发展晚。
    5.姿势的发展不良,有可能出现“自我刺激性行为”
    个体肩部、腰部、臀部肌肉的发展将反映其姿势的发展。由于受这三个部位肌肉发展的影响,视力残疾儿童的姿势发展可能有类似肌无力,即肌张力较低,身体各部分(本体)感觉较差,运动觉、平衡觉发展尤其缓慢,水平较低,常见症状;双肩下垂、背直肌软弱、腰弓、臀部肌肉松弛、感觉过敏、触觉防御、常用指尖拿东西等特征。
    当儿童视觉损伤,导致视力障碍后,对身体运动最可能、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出现一些特殊动作与行为。具体表现如:挤压眼睛、翻白眼、在眼前不停地晃动手指、挖耳鼻孔、咬嘴唇、抓弄头发、摇头晃脑、身体不停地前后左右晃动、低头耸肩、弓腰缩颈、细步拖地、脚不停点地、行走手脚不协调、表情呆板或虚笑、模仿出奇怪的动作和声音、侧身听音等等,并且上述种种奇怪的行为常常是毫无目的、刻板反复、固定不变的,许多人称之为
“盲态”或“盲像”( blindism)。
    教育家万明美(1982)曾对320名视力残疾学生进行调查(弱视生155人,盲生165人,多重残疾视障生90人),其中27%的弱视学生、42%盲生、75%多重残疾视障学生具有这种异常行为,超过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而且随着视力障碍的程度加重,可能所表现出来的程度更强、动作幅度更大、更怪异。有相关报告说一些低龄盲童,最早约1 2个月左右,就可能频繁地揉挤眼睛,到18个月左右发展为挤压眼睛。这种动作持续下去,可导致眼睛深陷,眼窝出现黑圈,失去正常肤色。
    但是确切地说,将这种现象归为视障儿童固有的行为是一种误解,过于主观和片面。实际上,在其他残疾儿童甚至正常儿童身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反复的、刻板的、自我刺激性行为,比如抓弄头发、咬手指、咬嘴唇等。特别是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和情绪障碍儿童更是有很多都出现这类异常行为动作。另据调查( Warren,1984)发现,健全儿童也有类似现象,只是盲人出现这些异常动作的比例较高。
“盲态”这一称谓实际上无异于给视障儿童贴上了标签,对视障人士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标签的消极作用可能会给他们不良的心理暗示,即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就认为盲人就应该有这些异常的怪异的行为特征,使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嘲笑和看不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严重的打击;另一方面,并非所有视障人都会出现这类行为,不少视障儿童在身体、运动机能等各方面都发展

视力残疾儿童运动发展的特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