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doc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摘要】目的分析针刺伤的原因, 探讨避免针刺伤的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 做好护士职业防护, 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方法通过大量相关研究,分析针刺伤的原因,规范针刺伤后伤口的处理, 制定预防针刺伤的安全防护措施, 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结果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改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大职业防护的管理力度,避免针刺伤的发生。结论应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完善防护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防护措施针刺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 ,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2] 。据文献报道有 20 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 最常见的为乙肝、丙肝、艾滋病, 其感染率分别为 6%-30% 、 %-10% 、 %-%[3] 。据统计全世界发生针刺伤感染人数高达 1000 万人[3] 。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4] ,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对护理人员减少职业性危害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1 针刺伤的原因 人为因素: 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 疏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 将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 混入其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转送及交接过程中, 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医疗废物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废物, 护士作为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收集者, 在源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针刺伤没有足够的认识, 防范意识差: % 的护士对针刺伤不重视或不太重视, % 的护士认为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很小[5] 。由于缺乏规范、持续的防护教育,对在职护士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都不够。研究表明, 定期的在职教育, 严格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可防止 % 以上针刺伤的发生[6] 。 不良工作****惯: 有的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采用危险性的工作行为,如加药操作后重套针帽、徒手分离针头、徒手掰玻璃安瓿、拔针时处理不当、用后的针头未放于利器盒内或利器盒过满、手术中传递锐器尖端朝向接受者等,稍有不慎便可造成针刺伤。 缺乏专业培训: 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及锐器伤后处理知识, 是导致护理人员受伤受感染的重要原因。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 规范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工作环境不良:勘萍等[7] 调查结果显示有 % 的护士认为,做各种操作时光线不理想是导致被针刺伤的客观原因,加上住院病人较多, 医疗用房严重不足, 环境较拥挤且吵闹, 患者及家属的催促, 造成护士心情紧张急躁极易引起针刺伤。 心理因素: 工作繁忙、紧张、心理素质差是导致针刺伤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忽视工作压力大,夜班频繁,危重患者多时护士易疲劳,操作时烦躁或紧张易导致针刺伤。 2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处理伤口①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挤出污染血液。②肥皂液/ 流水清洗。③生理盐水冲洗粘膜。④ 75% 酒精/% 碘伏消毒。 立即

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因及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