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2课.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知识导引
 一、本课主要目的
 1.理解哲学的根本问题,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和生活息息相关. 2.理解唯物主义和三种根本形态。3.理解唯心主义和表现形式,区分主
1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知识导引
 一、本课主要目的
 1.理解哲学的根本问题,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和生活息息相关. 2.理解唯物主义和三种根本形态。3.理解唯心主义和表现形式,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开展的历史。 二、本课知识网络
 
三、疑难问题解析: 1.哲学的根本问题和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到底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假设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反之那么属于唯心主义。
 (3)哲学根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假设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2.唯心主义和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此观点把哲学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及划分的不同标准完全等同起来了。对哲学根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论者。只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成为不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的典型代表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康德认为,由于人们总是受先天的认识才能和认识形式的限制,感知的只是“物自体”的现象,而不是“物自体”的本质,所以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休谟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络。康德是一个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休谟是完全的不可知论者,是一个疑心主义者。
(2)在可知论内部,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又有本质的区别:唯物主义可知论是从唯物主义的根本前提出发,得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可知论那么是从唯心主义的根本前提出发,得出精神世界是可知的。
3
3.比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根本形态
主要观点
根本评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②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等详细物质形态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观点只是一种猜测;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①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①丰富、开展了唯物主义;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2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