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共7页).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论文结构:感。但音乐作为“不确定的语言”是不能重现概念的,音乐只能表达那些各种各样附加的形容词,而决不能表达名词本身。简单说,音乐不能表现情感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表现情感的“力度”。通过运动的相似性和乐音的象征性,音乐具象征性的意义。
汉斯立克认为情感不是音乐要表现的内容,但音乐也不是什么都不表现,音乐要表现的是“观念”。汉指出,“有一类观念可以用音乐的固有方式充分地表现出来,那就是一切与接受音乐地器官有关地,听觉可觉察到地那些力量、运动和比例方面的变化,即增长和消逝,急行和迟疑,错综复杂和单纯前进等一类观念。” 原书第29页
这种观念是一种纯音乐的观念。具体说,就是一种力度性或动力性的东西,诸如快、慢、强、弱、升、降。需要注意,汉在叙述这个观念这个概念时没有用“运动”涵盖全部内含,还是给情感留下了一点的空间。
汉斯立克进而又提出音乐所特有的原料是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就是用这些东西来表达乐思(观念)。“一个完整无遗地表现出来的乐思已是独立的美,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用来表现情感和思想的手段或原料。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原书第50页
然后他提出了经典的“音乐美”的定义,前面已经转引过。这段话清晰地阐明了“美仅在形式”,“音乐的真正的心脏,即无需外求的自足的形式美。”汉斯立克一再着重音乐的美,但并不因此排斥精神上的内涵,相反地他把它看未必要的条件。“没有精神的参加,就没有美。” 原书第52页
在作者眼中,音乐的形式不是真正的空洞的形式或是架子,而是本身含有特定精神内涵而又无法用音乐之外的东西解释的。“所谓作曲,就是精神用能够接受精神的材料进行工作。……它利用的是一些还在人脑中回旋着的乐音。……产生的作品也就带上乐某一幻想力的精神活力和特点所给予的个性。” 原书第53页
作者所说的精神内涵不是指情感。情感是外在的,是人的感情,而精神内涵是音乐内在的,是表现在所有音乐因素的总合中,不能拆分出来的。不同的乐音组合,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都会造成不同的精神内涵,但我们却无法再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分析音乐作品还是要从音乐要素出发,而不能从精神内涵出发,因为那是无法讨论的。作者还反驳了有关奏鸣曲和交响乐的论点,即奏鸣曲要表现内心四种状态,贝多芬在创作奏鸣曲时总是脑中先构思具体形象。汉认为音乐结构是按照音乐自身的规律来安排的。即使从贝多芬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某种形象,但是还是要追回到音乐中去寻找这种从属关系。作者最后谈到时代以及作曲家个人经历等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但他认为这是艺术史范围,不能拿到美学的范围内来谈。
汉斯立克还提出了一个“幻想力”的问题。幻想力是汉斯立克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音乐美,音乐创造,音乐鉴赏等一系列音乐现象和活动的解释,都离不开这个概念。他认为幻想力是一种纯关照活动,是创造音乐美和鉴赏音乐美的一种机能,是音乐美的裁决者。这种幻想力存在于情感范畴和理智范畴之间。音乐创造是通过作家的幻想力以音乐所特有的手段塑造出纯粹的形式,以此表达他的音乐观念。作曲家不是通过情感在作曲,而是通过作曲家把一

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共7页)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