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可穿戴产品市场现状.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可穿戴产品的现状分析 2014-10-19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中国智能手表每月出货量仅为 7~8 万台,智能手环每月出货量 3~5 万台,而智能眼镜仍处于研发阶段,市面上还没有成熟的产品。中国可穿戴市场目前仍旧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由于产业链不成熟和消费者对可穿戴产品需求不旺, 可穿戴产品可以说是表面风光, 看热闹人多, 而实际问津的人少, 愿意为之掏腰包的则更少。智能手环围绕千元价格布局, Fitbit 899 港元, GARMIN Vivefit 990 港元, JAWBONE UP24 1190 港元。这是香港市场可放量的零售价格,也看到不少内地游客在购买。我爱方案网通过与众多做智能硬件的方案商之间的接触, 整体感觉国内很多穿戴产品重外观、轻实用,往往营销噱头大于实际功能。我们认为, 只有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颠覆者。从接触中也发现了目前可穿戴产品的一些功能定位和技术问题, 以下就可穿戴三大类产品: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分别来谈谈。智能手表:产品定位有误区目前智能手表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种作为智能终端, 另一种则是作为智能手机伴侣。从最近一次“找智能手表方案”的“壹周方案秀”活动体会, 以手机伴侣与智能终端的关系为例, 发现一个不利于产品设计思路的问题,把“智能终端”概念, 套到智能手机伴侣, 造成产品“四不像”状态。回归一下自然,手表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显示时间和装饰。但目前大多数智能手表厂商却忽略了这两点, 试图将其作为独立的智能终端进行重新定义, 但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智能手表续航能力不足,大多数智能手表搭载彩色显示屏,续航时间只有一天, 而能耗问题在段时间内无法很快解决。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趋势,而无线充电则有可能扭转这种劣势。另一方面则是应用匮乏。运动传感、环境传感、心率检测、 NFC 和声音识别已经出现在各种智能手表中, 但是却没有杀手级的应用及软件平台支持。总结问题: 产品设计和目标人群定位不够清晰; 外观设计不够新颖; 方案不够成熟, 功耗较大, 续航不理想; 缺乏刚需应用带动需求。智能手环:低价和低门槛普通智能手环 BOM 成本大概在 50-60 元。智能手环更注重外观设计、零组件及材料。 BOM 成本也有超过 100 人民币。因此,由于成本低、门槛低, 对于居于供应链上游的深圳厂商来说进入门槛非常低。普通智能手环的 BOM 成本 1. CPU+Bluetooth : 15元 2. 3- 轴传感器: 10元 3. 电池: 3元 4. 电源 IC:3元 5. 其他元器件: 10元 6. 外壳: 5元 7. 包装: 7元合计: 53元相比市场零售价格与 BOM 成本, 方案公司和制造商有很大空间来改善功能、质量和用户体验。智能手环处于一个不成熟, 非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目前的智能手环来说,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没有一家明星公司领导市场。硬件公司一方面还停留在售卖硬件赚钱的阶段, 同时还要面对同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 目前中国智能手环的市场前景仍旧不明朗。市面中的智能手环主要功能包含:健康跟踪、睡眠管理、信息通知、其他功能( 解锁手机、 NFC 支付等), 但绝大多数还是以运动跟踪及睡眠检测为主。涉足智能手环的主要有三类公司: 1 、硬件公司:主要以售卖硬件盈利为目标

可穿戴产品市场现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236 KB
  • 时间2017-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