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地理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 .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
【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 . 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 . 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 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 . 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 . (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 、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 20xx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
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 . (帮助同学复****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 )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 . (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
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效果 . )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态度) . 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 1 米宽和 1 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 )
学生: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 (落实到地形图上) 2、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和宁夏大部分地区(落实到政区图上)
活动三: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成因 .
教师: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已经在我们前面做了很
多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是得到广泛支持的观点 . 我们可以客观
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 .
学生:从图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土的形成与我国的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
(理由)
(黄土高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 )
学生:从教材 P27找出哪些“风成说”的证据,并思考说明的问
题.
(学生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穿插其中,及时解难答疑并了解学情 . 培养学生依据资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 )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 . (教师对学生发表的
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 )

初中地理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大于振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