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悲剧性.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悲剧性.doc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 第一乐章》的悲剧性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简介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 年 12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波恩, 1827 年3月 26 日逝世于维也纳,德国著名音乐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代表人物。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 生命虽短, 却留下了大量不朽的巨作。在他的音乐里有着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钢琴奏鸣曲《悲怆》出版于 1799 年, 是题献给卡尔冯李斯诺夫亲王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之一, 是贝多芬早期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悲怆》展现了贝多芬创新萌芽的一个新阶段,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受启蒙思想、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 《悲怆》是他将音乐同黑暗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一部作品, 他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这一时期剧增, 最终决定用音乐来体现同命运永不停止的抗争精神,以及对资产阶级民主理想社会的无限憧憬之情。二、创作背景之悲剧性(一) 个人层面经济上, 在贝多芬祖父、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后, 家庭责任完全落到了他一人身上,两个不争气的兄弟不但没有分担家庭责任,反而利用贝多芬的同情心来欺诈他辛苦赚来的钱财。家庭的悲剧让贝多芬身兼数职, 除去每天的创作时间他只能休息几个小时, 然而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由于时间有限, 贝多芬的思路都能聚焦在这段时间里,使他的创作得以升华。爱情上,不管是在波恩还是在维也纳, 贝多芬遇到过不少心仪的女子, 例如公爵夫人柏蓓拉、吉利达以及她的两个姐姐贝比、泰茜等, 然而他却没能和其中任何一位建立真正的关系。此外, 贝多芬的朋友们以及勃朗宁夫人一家对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他从他们那里学会了为人处世之道。但即便这样, 贝多芬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 都没有让这个时期的贝多芬在心灵上感受到温暖。如果说感情方面是贝多芬的一大悲剧, 那么生活上所遭遇的变故便更让人为之震撼。在 1801 年贝多芬写给他的一位牧师-- 卡尔阿蒙达的信中第一次提到了他的耳疾, 而事实上早在 3 年前,耳疾的症状便已开始出现。耳疾对一个音乐家的悲剧性可想而知, 然而贝多芬的隐忍也不容小觑, 强大的内心使耳疾变成了他命运转变的契机, 在经历痛苦、甚至留下遗书后, 贝多芬对命运的反抗、对生的意志的重新渴望在音乐的创作上体现得淋漓极致。可以说, 《悲怆》并不悲,它是贝多芬个人悲剧下的奋起反抗史,是高傲性格与命运相斗争的结合体。(二) 社会层面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德国正经历狂飙运动。而此时贝多芬所在的奥地利, 也处于一个与欧洲历史发展相悖的时代。随着皇帝约瑟夫二世的逝世, 他所启蒙的反封建的改革被废除, 人们从而更甘心于根深蒂固的专制政体。然而贝多芬从小以其祖父为榜样, 很早便在心里筑起了英雄主义的人道观, 这也是贝多芬冲破传统束缚, 开始有了创新萌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悲怆》里, 已然不见贝多芬两位老师( 海顿、莫扎特) 的影子, 他将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与维也纳人民结合在一起, 将音乐作为载体传承出去。时代变化的悲剧性对人的影响极大,启蒙思想、民主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使得贝多芬的英雄主义迸发、抗争意识剧增, 因此才有了后人所看到的脱离传统形式的《悲怆》。此外,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期受到了很多贵族的资助,其中卡尔冯李斯诺夫亲王是他最重要的资助人, 《

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悲剧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02 KB
  • 时间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