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方新课堂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609180397.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方新课堂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609180397.ppt合作探究自主预****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预****导引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预****导引一二三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1) 时间: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部诗歌总集《诗经》。(2) 构成: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4) 影响:《诗经》经孔子整理编订,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1) 时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2) 特点: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 代表作:屈原的《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预****导引一二三 3.《汉赋》(1) 特点: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1) 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2) 盛唐: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等;山水诗人有孟浩然、王维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3) 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预****导引一二三预****交流 1李白与杜甫犹如镶嵌在大唐灿烂文化星空的双子星座,成为特定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但两人的写作风格迥异,李白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而杜甫的诗作则沉郁、朴实。请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提示: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一二预****导引三二、宋词和元曲 (1) 背景: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②市民数量的增加,市井生活的需要。(2) 演变:①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②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3)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4) 代表: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一二预****导引三 (1) 散曲:宋代民间兴起。(2)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3) 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预****交流 2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写道:“唐宋以来……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请分析元曲在元朝繁盛的主要原因。提示: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低下,遂致力于艺术创作。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一二预****导引三三、明清小说 (1) 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 唐朝的短篇小说形式有传奇。(3) 宋朝形式有话本。 (1) 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2) 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合作探究自主预****目标导航一二预****导引三预****交流 3四大名著是明清小说的典型代表。目前,翻拍古典名著已成为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请分析这种做法有何利弊。提示:利:可以利用当今先进的拍摄手段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典名著的魅力。弊:翻拍的古典名著过于商业化、娱乐化,难以演绎原著深厚的文化底蕴。合作探究自主预****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活动与探究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方新课堂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9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609180397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