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城市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速度的原因
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和侨乡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
较慢
投资规模小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
1990年以后
政策和劳动力成本低优势丧失
工业实力
较强
高新技术产业
较快
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
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读图思考: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表现:
1、许多乡村地区迅速转变成为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2010 ·济宁模拟)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教师用书独具)
【信息提取】 从题图材料中可以看出:(1)图甲中显示,山东省境内 连接成网; 为主要水果产区。(2)图乙中显示,自1997年以来 、 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3)文字材料显示,山东 高,从事 增加,是中国 的省份之一。
高速公路
山东半岛
城市面积
工业产值
城镇化水平
第二产业的人口
经济最发达
【解析】 第(1)、(2)题较为简单,仔细阅读材料和图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污染问题。第(4)题,对该观点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若肯定,可从水果的消费市场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的用地方面来考虑。
【参考答案】 (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任答两项)
(4)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或不利,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减少)(合理即可)
三 问题与对策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2
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
握手楼
深圳楼房密度大
城中村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问题3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对策?
对策1
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
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对策2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对策3——对环境加强规划与治理
⑴该地区各城市制定了发展规划;
⑵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题)(  )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D.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CD
(3)①大气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4.26 MB
  • 时间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