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二章绪论、道路网规划.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二章绪论、道路网规划
1.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供机动车行驶的称为机动车道,供自行车、三轮车等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
2.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地下人行道、人行天桥);
3.交叉口、交通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台;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Ⅲ级标准。
快速路
一般设置在直辖市或较大的省会城市,主要属于交通性道路,为城市远距离交通服务。交通组织采用部分封闭。快速路对向车道之间应设置中间分隔带。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及主干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与次干路相交,当交通量仍可维持平面交叉时,也可设平交,但需保留立体交叉的可能用地,与支路一般不能相交。
行人不能穿越快速道路,在过路行人集中地点必须设置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
为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畅通、快速、舒适,沿路严禁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道,以交通运输为主。在非机动车多的主干路上宜采用分流形式,即设置两侧分隔带,横断面布置为三幅道。平面交叉口间隔以800-1200m为宜。
次干路
次干路是城市的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服务性功能,它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道网。其作用为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流。
支路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联络线,解决城市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街坊内部道路,作为街坊建筑的公共设施组成部分,不列入等级道路以内。
第三节 几何设计依据
一、设计车速
指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也就是当路段上各项道设计特征符合规定时,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人员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各类各级城市道路设计车速如下表所示。
设计车速对道路弯道半径,弯道超高,行车视距等线性要素起决定作用。
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项目
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机动车设计速度(km/h)
大城市
>200
80
60
40
30
≤200
60-80
40-60
40
30
中等城市
-
40
40
30
道路网密度(km/km2)
大城市
>200
-
-
-
3-4
≤200
-
-
-
3-4
中等城市
-
-
-
3-4
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
大城市
>200
6-8
6-8
4-6
3-4
≤200
4-6
4-6
4-6
2
中等城市
-
4
2-4
2
道路宽度(m)
大城市
>200
40-45
45-55
40-50
15-30
≤200
35-40
40-50
30-45
15-20
中等城市
-
35-45
30-40
15-20
二、设计车辆
是道路几何设计依据的车型。也就是规范规定的所采用的车辆尺寸大小标准。各车辆外轮廓尺寸如下表。
车辆类型
总长
总宽
总高
前悬
轴距
后悬
小型汽车
5





普通汽车
12





铰接车
18





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m)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参考尺寸(单位:m)
设计车型
外廓尺寸
总长
总宽
总高
自行车



三轮车



板车



兽力车



三、设计小时交通量
指的是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小时交通量。
从程经济的角度出发,设计小时交通量不是采用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而是采用一个适当地“较大高峰小时交通量”,
通常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全年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设计小时交通量的位置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
确定机动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公式:
四、设计年限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
主干路为 15a;次干路为 10a;支路为 8~10a。
第四节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一、通行能力
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极限数量。
二、交通量
是道路在某一时间段实际通

第一、二章绪论、道路网规划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神
  • 文件大小3.82 MB
  • 时间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