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语文课堂的德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语文课堂的德育
易海蓉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德育,德育包含两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品德;其次是学生认知事物的理性素养。语文教师讲授课文时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文本解读的客观性;二、文本解读的全面性;三、解读文本要立足现浅议语文课堂的德育
易海蓉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德育,德育包含两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品德;其次是学生认知事物的理性素养。语文教师讲授课文时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文本解读的客观性;二、文本解读的全面性;三、解读文本要立足现实。
关键词:德育;文本解读;客观性;全面性;立足现实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09-01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谈到:“素质教育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有理想,又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从中可以看出,道德教育的重要,它关系个人发展,关系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笔者这里所说的语文课堂德育,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指学生的思想品德,外在表露就是言行举止,性格****惯等。第二个层次指学生认知事物所持有的理性素养,这是内在的判定能力,表现在学生能否全面地分析事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事物等方面。它们相辅相成。
现在学校、家庭、社会都较重视学生的德育。而大家重视得多的是“外显的德”,他们批评教育学生不良的行为举止,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德”。那么怎样才能抓好第二个层次的德育呢?由于学生认知事物的理性素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教导者不能只凭眼睛观察,也不能只是空洞的说教,它必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需要积累、沉淀,需要一个科学的教育手段来完成德育。
有什么机会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就是很好的资源。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它文通中外,时贯古今,内容丰富。巴金就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有用。”课本就是实施德育的范本,语文课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地。
语文课怎样实施德育呢?我认为主要是依靠对文本的解读来完成。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做到:客观、全面、立足现实。
文本解读的客观性是指:老师在授课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名人、名篇;正确对待文本中刻画的反面人物。不因为是名人而掩盖他所犯的错,不过分的抬高,虚夸名人,对厚重的文化保持敬仰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不随意贬损反面人物,批评的方式要恰当,用语要文明。老师在讲课中要有自己的情感倾向的表露,但要注意把握好尺度,稍稍偏离,就可能会让学生失去本真的心,他们会受你情绪的影响,或一味的相信名人,不加以自己的思考;或一味的贬损、讽刺、挖苦人。这些行为慢慢的会从课本走向他们的生活,进而影响他们的心智情操。
其次,文本解读的全面性是指:老师在分析文本时,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要分析事物不好的一面;看到事物的落后性,也要看到它的进步性。比如讲到《过秦论》这一课,主要讲到秦王朝的暴政,但我们可以简单的提示一下秦始皇在经济、文化上的贡献。这就可以避免学生片面认识秦始皇,死死地盯住他的过

浅议语文课堂的德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十二贾氏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