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CO2非混相驱微观孔喉波及特征研究.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C02非混相驱微观孔喉波及特征研究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 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 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 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于混相压力情况,所以非混相注气研究十分具有意义。现国 内多个研究者借助刻蚀微观模型对C02驱油两相进行了实验 研究[1, 2]。但进行微观可视化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过于繁 琐,实验模型参数变化范围较广,模型制作周期相对较长, 且拥有高成本制作等缺点。所以,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来研 究二氧化碳驱油并不是理想之选。与此同时,很少有研究者
使用计算模型来模拟C02/油两相的非混相运移特性。所以, 应用CT技术扫描真实岩心来模拟微观孔喉内的C02波及特征 对油田现场C02驱油具有现实意义。
1基于CT技术二维孔喉模型的构建
1 CT成像原理
C02非混相驱油数值模拟是在CT扫描真实岩心构建的二 维微观孔喉模型基础上进行的。CT机由X射线发射装置、接 收器及载物台三部分组装而成。X射线穿过岩心会发生相应的 物理变化,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其他物理过程[3]。
接收器识别到减弱后的X射线并呈现为可投影图像。通 过180°或360°旋转载物台获得不同角度的岩心照片。图1 为CT扫描原理示意图。图2为Micro-CT扫描仪器。

. 1样品制备 扫描样品来自吉林油田。通过对
岩心薄片资料分析,该油层岩性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为 主,伴有少量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和岩屑粉砂质细砂岩 等[5]。填隙物成分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灰质、高岭石和泥 质。图3为岩心示意图。
CTJ#描实验步骤
应用Phoenix-nanotom-s (菲尼克斯纳米级)CT机进行 扫描。图4为该机器图片。实验步骤具体如下[6]:
岩样放置在65 °C的干燥恒温箱内干燥40 h,再将 岩样牢固放置于载物台上,确保实验时不会发生晃动、倾斜 和倾倒等问题。
将研究区域置于样品台中心,调整岩样、探测器和 X射线之间距离。
调整载物台,令岩样与探测器处于适宜距离。
用4X镜头进行拍照。
用10X镜头进行拍照,精确目标点位置。
背景图像修正。
通过工作参数范围确定不同角度的透射图像。
灰度图像重建。
CT扫描结果
图5为CT扫描结果图像。蓝色方框内为截取部分来作为 模型基础。图中深色部位代表孔隙,浅色部位代表基质,高 亮部位代表密度值偏大区域。扫描分辨率为
25 ?mXll. 29 ?mX16. 02 ?mo 像素为 2 223X2 214X1 516二维灰度切片图。
3图像处理及孔喉网格模型构建
图像处理是建立二维微观孔喉模型的关键一步。一般CT 扫描获得的图像都存在不同种类的噪声。去除噪点常使用滤 波技术。常用的滤波算法有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
o本文应用中值滤波去除噪点,相关的滤波公式为:


图7为模型边界条件设置。C02/水分别由右边红色边界 注入,设置为速度入口,模型左边绿色边界设置为压力出 口,出口压力设置为0,注气驱替和注水驱替方向均为由右向 左。模型中蓝色边界设置成无滑移润湿壁,黄色边界设置成 对称边界。
模型初始条件

CO2非混相驱微观孔喉波及特征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