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九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2021年秋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21。1
考前须知:
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局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3。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
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竭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州郡频频举荐他,他都没有赴命。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清正闻。闻:②恒的弟子之礼执:
③固辞焉固:④文诩遽遣之遣:
〔2分〕
。翻译句子。〔4分〕
〔1〕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
〔2〕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2分〕
〔二〕〔4分〕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1。阅读上面的诗歌,答复以下问题。〔4分〕
〔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4分〕
从微博到微信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
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
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21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
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②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异不大,
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群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
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群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
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③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炽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21
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且新媒体的开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第②段中“截止本文写作时〞几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第②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5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稣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
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古往今来,凡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何谓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
沉得住气〞。***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
带着红军化解危机,在“谈笑间〞让蒋家王朝“樯橹灰飞烟灭〞。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
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
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
喻。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一样镇定沉着。
④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
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
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领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
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
泊名利,无欲那么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14.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静气〞?〔2分〕
15.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分〕
江南无雪
刘长春
①故土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

苏教版九上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shus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