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环境(河道)治理与修复解决方案.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水环境、水环境(河
4. 充分利用滨河景观资源,营造良好的滨河游憩环境
四、 水环境修复篇
1. 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体系
(1)水环境调查与模拟诊断技术
A. 水环境调查——水质、水量、底泥、生态现状调查
B. 环境模拟与分析技术——通过系列模拟软件应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2)水污染控制技术
C. 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D. 面源污染控制技术E. 内源污染控制技术
(3)生态修复技术
A. 驳岸生态修复技术
B. 河床生态构建技术
C. 河床生态构建技术
(4)水环境管理技术
A. 管理机制——流域管理平台
(5)资源再利用技术
B. 污泥利用技术
C. 重金属回收技术
D. 尾水利用技术
E. 环境物联网技术——流域监控预警技术
2. 水环境修复主要技术方案
(1)控源和截污
目的:控制污染源和截断污染源污水,阻断外源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
解决措施:
A. 将外部点源污染水体进行严格处理,达标的水体再引入目标水体。
B. 目标水体与外部水体之间设阻隔,防止外水入侵。
C. 严格雨污分流,并考虑初期雨水的截留措施。
(2)清淤和疏浚
目的:阻断河道底泥等内源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
解决措施:
A. 河道清淤(淤:一般是指河道黑色有机底泥)
B. 疏浚(挖走泥土,拓宽和深河道,并筑固河堤坝)
(3)水力调控
目的:提高水体的流动性。
解决措施:
A. 针对河道阻断后水体流动性差,易产生死水区,造成局部水质恶化的情况,
采用水力模拟对景观水体水动力进行分析,设置必要的辅助推进设备和水泵
等设备设施进行强制循环
(4)原位生态修复和净化
目的:生物清淤(微生物消解有机底泥),修复河道自净能力、净化水质,创造
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
解决措施:
A. 投加水体净化生物菌剂
B. 投加底泥生物降解菌剂
C. 投加生物底泥固化剂
D. 建设生态浮床和E. 生态驳岸
F. 创建和修复河体栖生态环境
(5)应急处理措施
目的:应对突发环境问题,快速改善水质
解决措施:
A. 应急向污染水体投加:(1)混凝剂和澄清剂(2)生物底泥固化剂(3)底泥
生物降解菌剂(4)微生物制剂
B. 可在水处理站设计中统筹考虑。
3. 关键技术
(1)环境微生物修复
(2)多级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
(3)A2O,MBR 一体化工艺技术
(4)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技术
(5)动植物生态环境构建
(6)微纳米曝气技术
五、 水生态篇
设计原则
(1)综合水资源管理措施
A. 在河道周边的区域和街道采用最佳雨水管理做法(BMP)
B. 在河道周边建立滞洪区域以储存暴雨期的水量
C. 加强河道与城市积水区域的联系
D. 采用变化的河床断面应对不同状态的水位
E. 在特定地点通过充气式橡胶坝创造临时的用于娱乐的湖体和大水面
(2)交通与可达
A. 增加河流与公共场所的联系,包括文化设施、学校、商业中心和办公区域,
提供通往水边且适宜步行的道路
B. 避免快速道路、主干道隔离滨水区与城市
C. 提供连接滨水区的步行天桥或隧道
D. 提供通往水边的道路/适宜步行的道路
E. 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网络F. 提供多样的公交选择/减少对小汽车的需求
G. 提升水上交通和游憩的机会
(3)开放空间与生态环境优化
A. 建立滨河绿带走廊,提升生态系统的连续性
B. 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用绿色的护岸技术替代混凝土的护岸
C. 结合滨水景观建立植被自然净化系统以改善水质
D. 联系蓝带与城市周边的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构建整体的绿色基础
设施
E. 保护现有和未来潜在的植被区域和生境群落
F. 提升或恢复本地生态系统
G. 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提升并强化场地的生态价值
H. 采用本地植物提升场地的生态价值
I. 提升生态系统的连续性
J. 与自然环境的整合,确保场地于周围自然环境特征的和谐
K. 沿河道创造一系列不同的公共空间,包括小型公园、城市广场和多功能娱乐
空间
L.

水环境(河道)治理与修复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