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优化数学教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课标重大变化:养好****惯,掌握学法—以《三角形的外角》教学案例为例
1
课堂教学实录
“养好****惯,掌握学法”分析
(一)解决问题,引出目标
师:我们广场有一块△的绿化地,我想得到这块△的内角度数,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好:这个角(∠ACB的对顶角)是不是△的外角呀?生:不是。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画出了3个外角。我们观察可以发现这两个外角有什么关系?(指着∠3和∠5两个外角)。
生:对顶角。
师:对顶角的关系,相等的是吧?
因此我们在研究△外角的时候,通常就在它的一个顶点处取它的一个外角,如图形中的∠2、∠4和∠5,同时我们把∠2、∠4和∠5三个外角的和叫做△的外角和。
(三)深入理解外角概念
师:现在同学们对△的外角已经有比较深的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这一道题(打开右图的PPT)。
主导:提问、强调、点睛:数学无新课!学****即寻找联系!新知识总会从旧知识中找到生长点!
提问链:由远及近,分级提示,设计提问链,导向学生学会用提问链来引导自己学****的****惯与方法。
问题4:在这个片段中,养好哪些好****惯和掌握哪些学法?教师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目标:
养成“动手实践”的好****惯!
养成“数形结合”的好****惯!
养成“提出问题”的好****惯!
主导:提问、强调、点睛:
【点睛:我发现有同学只画出了3个外角。究竟是3个还是6个?
我们来观察这个图,找出各个外角的关系?(分类思想)
∠3和∠5是对顶角(相等),∠1与∠2关系不明显(待研究)。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在研究△外角时,通常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选择3个外角研究(简洁思想),如选择图形中的∠2、∠4和∠5。
突出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学数学的基本规则): 数学简洁美的体现!】
问题5:在这个片段中,养好哪些好****惯和掌握哪些学法?教师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目标:
养成“理解概念”的好****惯!
养成“数形结合”的好****惯!
养成“归纳小结”的好****惯!
主导:让学生感受通过学以致用,收获快乐和成就
新课标重大变化:养好****惯,掌握学法—以《三角形的外角》教学案例为例
4
师:读ppt,看那位同学又快又准的找出来?
师:谁找到了第一个外角?
生1:∠EAH。
师:怎么样,同意吗?
生:同意。师:同意,很快找到了第一个外角。还有不同的吗? 生2:∠ADF。师:∠ADF,是吗,这是图中的哪个角?生2:∠9。
师:对吗?它是外角吗? 生:是!
师:是哪个△的外角? 生2:△DFC的外角。
师:对吗? 生: 对了。 师:对了,也是? 生3:也是△DBC的外角。师:对吗?生:对。师:那还有其他外角吗?谁还有发现?
生3:∠BDC也是△ABD的外角。师:也就是图中的?(生3):∠8。
师:她说∠8是△ABD的外角对吗?同意吗?生:同意。
师:那我想问大家怎么找△的外角呢?
生3:先找出一个△,然后找出公共边和公共顶点,公共边和另一边所组成的角就是△的外角。
师:先找△,确定△之后,再去寻找它的外角,实际上这个图中有很多个外角,大家在课后时间一一列出来,并交流探讨。
(学而时****之,不亦悦乎!),因此问题设计注意梯度和层次。
强调理解概念的手段与目的一致性:能说会看,能辨会做!
【小结:怎样找外角?
强调通性通法:数学家波利亚的话:回到概念的定义中!“先找△,再找角”或反之,都行!关键在于根据定义去找! 】
(四)探究△外角的性质
师:下面我们继续探讨△的外角与各个内角之间有什么联系,△的一个外角与△的各个内角有怎样的关系呢?
下面前后桌同学组成学****小组进行合作学****3分钟左右)。
【如何组织合作学****明确任务与要求!
师:下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如下任务:探究△外角的性质。
1. △的外角与内角具有什么关系?
2. △的外角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要求:先独立思考2分钟,再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2分钟,然后代表展示和分享小组内成果。提示:大家注意整理三个方面的笔记:亮点、不足与困惑!】
师:好了,哪个小组先说说你们组的发现?
小组1代表被请到黑板展示:
我发现∠2=∠A+∠B
因为,并且
所以∠2=∠A+∠B
师:同意吗? 生:同意。师:来,掌声送给他们(鼓掌)。
师:这样一种结果说明外角与内角的关系?还有其他方法吗?
(补充:你是这样发现的?)
小组2代表被请到黑板展示:
假设,那么,
而,所以
所以
师:嗯,同意吗? 生:同意(鼓掌)。
师:这是用特殊值的说明方法,那如果这个角(指着∠A和∠B)不再是60度,而是其他角度,这样的结论成立吗?

优化数学教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1.11 MB
  • 时间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