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古代中医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认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古代中医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认识
1 病名沿革
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出“酒”之相关疾病的著作为《黄帝内经》,在《素问·病能论》[1]中首次提出“酒风”病名,明确描述其症状为“病身热解墯,汗出如浴,恶风少气”,并且首载了浅谈古代中医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认识
1 病名沿革
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出“酒”之相关疾病的著作为《黄帝内经》,在《素问·病能论》[1]中首次提出“酒风”病名,明确描述其症状为“病身热解墯,汗出如浴,恶风少气”,并且首载了治疗酒后疾病的方药,开中医酒病论治之先河。《灵枢·论勇》[2]中也提出了“酒悖”,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奠定了中医论酒病病因病机的理论基础。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饮酒所致疾病进行了详尽论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提到,“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首次提出了“酒疸”的病名及临床症状,其“不能食、时欲吐”与现代酒精性肝损伤的食欲不振、恶心欲呕、黄疸症状相吻合,为现有文献中最早出现的症状特征较为明确的酒精性肝损伤的中医病名记载。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了“酒癖”一名,概括了酒癖的病因病机及其主症,即胁下积块,时时而痛,与现代临床的酒精性肝炎的肝区疼痛、伴有肝肿大症状较相似。该书中还提出了“酒瘕”,指出该病为“人有嗜酒,……积久渐瘦。其病遂当思酒,不得酒即吐,多睡,不得能食”,即酒瘕为病,其人日渐消瘦,不思饮食,与现代临床的酒精性肝炎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亦相似。
明·张介宾所撰《景岳全书》中则首次提到了“酒鼓”一词;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酒胀”,并将其阐述为“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前后便具有血”,可知 “酒鼓”、“酒胀”为同一种病证,即腹部满而臌胀,伴有血瘀、下血之证,与现代临床的酒精性肝硬化出现的腹水、腹痛、面色晦暗等症状相似。
在历代医家论酒病的文献中,仍有许多常见的酒病相关的病名,如“酒毒”、“酒醉”、“恶酒”、“酒痰”、“酒厥”等,本文以酒精性肝损伤的临床症状为主线对其进行梳理,可得到“酒疸”、“酒癖”、“酒臌”为较具代表性的病名。
2 病因病机
《本草从新》中有记载,“大热有毒。辛者能散。苦者能降。甘者居中而缓。厚者尤热而毒”,《神农本草经疏》提到了倘若使用不当,饮酒过量,会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人饮多则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指出了酒虽为药品,但过量饮用则会导致疾病。《本草纲目》中亦对此进行了阐述,“少饮则和气血,多饮则***顷刻”。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次提出了酒性湿,他指出“酒乃湿中发热,近于相火,醉后颤栗”。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道,“盖酒为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此处所谓水谷之液,亦是在酒性湿热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即指出酒的湿热之性可导致气血不和之血瘀、痰水互结之证。
综上,历代医家对该病的病因可归纳为两点,一则大热,二则有湿。
《灵枢经》最早记载饮酒过多致病病机的文献,言明酒入胃中,因其大热而湿,易损伤脾胃,使得湿热之邪蕴积于中焦,脾失运化之权,则清气不升,土郁则木衰,故而导致肝胆疏泄失司,浊气不降,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从而导致肝脾不和

浅谈古代中医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夸客客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