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仿古建基础知识一古建筑专家精心.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仿古建基础知识一古建筑专家精心
第一页,共46页。
第一章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8cm),如檐柱径为6斗口,高为58斗口,从中可以知道,该檐柱的实际尺寸是:柱径6×8=48cm,柱高58×8=464cm。又如明间面阔为77斗口,则可求得明间面阔实际尺寸为77×8=616cm。
第十页,共45页。
第十页,共46页。
为控制建筑物的体量和规模,清代官方将大式建筑用材标准划分为十一个等级。即:6寸,,5寸,……,,l寸(以半寸为一个级差),称为十一等材,这十一个等级直接反映在建筑物上,就是斗口的十一种尺寸。用材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建筑物体量和各部尺寸的大小。如:假定建筑物明间面阔为77斗口,柱高58斗口,柱径6斗口。当斗口为五等材(清营造尺4寸,)时,,,;
第十一页,共45页。
第十一页,共46页。
而当斗口为九等材(营造尺2寸,合64cm)时,,,。可见,用材等级的大小决定着建筑物各构件尺寸的大小及建筑整体尺度的大小。
小式无斗栱建筑,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通常用“D”来表示,建筑物各部构件尺寸均是D的倍数。如某小式建筑明间檐柱径D为7寸(),柱高11D,,则可求得柱高为七尺七寸(),面阔一丈三尺五寸()。又如檐椽直径为1/3D,则可求得檐椽尺寸为2.3寸(7.46cm)。
第十二页,共45页。
第十二页,共46页。
就建筑特点而言,明清两代开始直接以梁柱承重,因此的柱梁较唐宋大,而斗栱因逐渐失去承重功能反而较唐宋小,而且排列较丛密,几乎完全丧失了原来的承重结构机能而演化为一种装饰构件了。清工部颁布的十一等材虽然前几等比唐宋时期的规格还大,但仅作为等级存在而并未加采用。
第十三页,共45页。
第十三页,共46页。
斗口尺寸表(单位:寸) 表1-2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六等
七等
八等
九等
十等
十一等
斗口尺寸
6

5

4

3

2

1
注:清制1营造尺=32cm。
第十四页,共45页。
第十四页,共46页。
清斗口尺寸示意
第十五页,共45页。
第十五页,共46页。
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它的主要特点是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构架(图1-3)。这种木构架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流传到现在,依然为中国南方一些建筑所普遍采用,但也有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用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
第十六页,共45页。
第十六页,共46页。
图1-3 穿斗式木构架
第十七页,共45页。
第十七页,共46页。
井干式木构架是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交叉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据商朝后期陵墓内已使用井干式木槨,可知这种结构应产生于商朝。此后,周朝到汉朝的陵墓曾长期间使用这种木槨,汉初宫苑中还有井干楼。至于井干式结构的房屋,据汉代西南兄弟民族的随葬铜器所示,既可直接建于地上,也可象穿斗式构架一样,建于干阑式木架之上(图1-4)。
第十八页,共45页。
第十八页,共46页。
图1-4 井干式木构架建筑
第十九页,共45页。
第十九页,共46页。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其他地方已很少使用。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井干式结构房屋的典型实例。
古代木构架结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有如下一些优点:
第一、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中国的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如同现代的框架结构一样,在平面上可以形成方形或长方形柱网。柱网的外围,可在柱与柱之间,按需要砌墙壁,装门窗。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荷重,这就赋予建
第二十页,共45页。
第二十页,共46页。
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既可以做成各种门窗大小不同的房屋,也可做成四面通风,有顶无墙的凉亭,还可做成

仿古建基础知识一古建筑专家精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1.40 MB
  • 时间2022-05-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