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
堵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
DVT的发病率
发病率高:美国145/10万,每年60万,
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居第三位。
诊断率低:忽视,80%无症状
死亡率高:5万,全美总死亡率第三位
国内无准确统计,估计1/1000以上。
DVT的后果
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
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重者危及生命。
肺栓塞
DVT的发生病因:
1、血管内膜损伤
2、血流异常
3、血液高凝状态
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脉血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
DVT的易患因素
年龄(>40岁) :血液浓缩,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肌肉泵活性减少
制动:长时间卧床(如术后、偏瘫、心衰、心梗病人)
恶性肿瘤:肿瘤释放促凝物质
手术、创伤:血管壁损伤,活动减少
术前禁食
吸烟、肥胖、静脉曲张、糖尿病
妊娠、产后、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
易患因素—手术、创伤
术中制动,术后长期卧床使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腹腔镜手术气腹增加腹腔内压,使腔静脉受压
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
手术创伤使组织因子释放直接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出现高凝状态
创伤导致组织水肿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干预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