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攻击的人格因素研究doc黄.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生攻击的人格因素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本论文综述主要探讨攻击性的人格因素, 从攻击性的诸多因素中如:生 物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情境因素和人格因素抽取人格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 从 人格因素的自我价值感、 盲从、 过度自制和行为异常属于报复性攻击。工具性攻击的目的 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受损害,而是把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例如,强盗拦路抢劫, 为的是抢夺钱财而动刀,从而使他人的身心受到损害的攻击行为。
4. 根据攻击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外罚性攻击和内罚性攻击
外罚性攻击的对象是针对他人或他人的财富,内罚性攻击的对象是自己,例如打自己、 骂自己、甚至***等。
由于攻击的表现方式十分多样化, 因而研究者对攻击概念的定义不同, 其研究途径也不 同。 不同的研究途径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因此, 对动物攻击的研究结果也许不一定 适合于人类的攻击, 对儿童攻击的研究结果也许不一定适用于精神病患的攻击, 对个人攻击 的研究结果也许不一定适合于民族, 国家间的战争。 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类攻击的考察, 应分 清各种具体情况。
2大学生攻击的人格因素
对于人格特征如何影响攻击的问题, 具体的研究成果很少。 应当说, 影响攻击的人格因 素是存在的。一个坏脾气,易发怒得人或一个思想品质恶劣的人,似乎都有较高的攻击性, 特别是当有关线索出现时更是如此。

奥尔维斯曾考察过 16项攻击行为的重要研究并断言“攻击行为的一致性程度比那些提 倡在人格领域里行为专一性主张得人所认为的要高得多” 。他认为这种一致性并不排除环境 因素,但却在童年早期已显露出攻击性。
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特别是一些男孩可连续数月表现出颇为一致的攻击性。威登认为, 攻击性是一种甚为稳定的特质, 早期的攻击性能相当准确的预测其后的反社会行为。 一项持 续 22年的研究表明攻击性是相当稳定的特质, 现今 30多岁富有攻击的人, 其中大多数在十 几岁也富有攻击性, 它甚至可以出现在下一代。前已述及,受虐待的儿童, ***时也会虐待 他自己的孩子,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稳定的攻击性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得的?应当说, 这种特质大概与智力一样,是先天与后天交互作用的产物。

除攻击性之外, 还有一些人格变量, 例如低自我价值感、 盲从、过度的自制也可能与攻 击或暴力行为有关。
自我价值感是指任一个体对自己的重要感和悦纳感。 个体通常对自己的力量 (影响和控 制他人的程度 、 重要性 {被其他人接受、 注意和亲善的程度 }品德 {自己达到道德和伦理标准 的高度 }和能力(完成自己认为重要任务的情况的自我评价不同从而形成高低的自我价值 感。研究显示,高自我价值感有着关于自己的一系列正面的看法,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 有能力、受人喜欢的,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而低自我价值感则有 较多的负面评价,且有更多的攻击行为。 这些人之所以惹是生非, 挑起事端,目的是用攻击 行为以激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盲目性是指个人的思想依赖于他人、 行动受到别人指使和暗示, 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批 判性。 盲从的人十分信任可作为社会代表的权威者, 很容易表现出服从行为。 特别是当权威 者声称承担我们行为后果的责任时, 便会放心大胆的去遵从

大学生攻击的人格因素研究doc黄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