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染病的预防》.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染病的预防1
一、定义:由病原体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体内生长繁殖,经过一定时间后,使病人发病。因其 有一定传染性而叫传染病。
整理课件
传染病的预防2
二、传染病的特性:
1、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肿大。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患者一般较严重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3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而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4
因而使面貌变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5
2、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6
3、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4、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以及腮腺肿大
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如遇不典型的
可疑病例,可按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进
一步明确诊断
整理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
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一般抗生素和磺***药物无效。有试用干扰素者似有疗效
整理课件
猩红热1
猩红热是由产红疹***的A群(组)B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
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整理课件
猩红热2
患儿多为3岁以上小儿,6个月以下极为少见。少数患儿病后1—5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本病属中医学“喉痧、烂喉痧、丹痧、疫喉”等范畴。
整理课件
猩红热3
本病潜伏期1—5天。初起突然高热,胃寒头痛,呕吐,烦躁,咽部疼痛,咽充血极明显,扁桃体肿大或可见脓性分泌物。
整理课件
猩红热4
在起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先见于颈、胸、腹背,迅即从腋部及腹股沟扩展到四肢。
整理课件
猩红热5
皮疹鲜红,细小密集,有时似点状出血,疹间皮肤通红,压之褪色。皮疹在2天内出齐,疹盛时皮肤瘙痒。面部发红,但口唇周围苍白(环口苍白圈)。肘前、腋窝、腹股沟等皮褶处因红疹密集而呈皱褶红线(帕氏线)。舌苔白厚或光剥,舌乳头突出于舌面之上,状如杨梅,称杨梅舌
整理课件
出疹后一周内见皮肤脱猩 红 热猩红热是由产红疹***的A群(组)B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患儿多为3岁以上小儿,6个月以下极为少见。少数患儿病后1—5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热。本病属中医学“喉痧、烂喉痧、丹痧、疫喉”等范畴。
整理课件
猩红热的诊断1
1.病史:可有与猩红热、咽峡炎或扁桃体炎患者接触史。
2.典型皮疹。
3.外伤后有发热、典型皮疹而无咽颊炎者为外科性猩红热。
整理课件
猩红热的诊断2
4.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物培养得溶血性链球菌。
5.本病应与风疹、麻疹、幼儿急疹进行鉴别,参见“风疹”节。
整理课件
猩红热的预防
预防与调养
1.隔离患儿至疹退及咽拭物培养阴性。
2.对曾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可口服复方新诺明3—5日,也可肌注1次长效青霉素60万~120万u。
3.保证患儿充分休息,以防止并发症,保护皮肤,注意口腔清洁。
整理课件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
整理课件
麻疹恢复期
整理课件
麻疹
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整理课件
麻疹的临床表现1
潜伏期较规则,约10±2天,有被动免疫者可延至20~28天。

《传染病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206 KB
  • 时间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