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的家校协同.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 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 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家校协同[ 摘要] 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共同协调, 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 以求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模式。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者也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途径, 同时也存在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家校协同现代教育新课改要求途径问题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 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 以求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协同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者也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途径, 笔者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一、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的新要求 1. 新课改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培养具有完善个性、乐于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生活化”的个人, 是新课程教学的 2 重要目标。而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 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 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 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 走进学生生生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新课改要求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 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可是在现实教育中, 在对待学生价值体系的问题上, 学校与家庭往往不太一致。比如, 当学校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 一部分家长却可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 只要学习成绩好, 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管。在目前全社会价值体系异常复杂的情况下, 这种方向上的错位, 必将大大降低教育的整体功能。所以新课改背景下, 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 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3. 新课改期望通过家校协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从操作层面上看,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新的方式, 这些方式能不能顺利实施, 取决于家庭能不能积极配合。比如, 在新课程改革展开以后, 学生需要完成许多活动性课程教学, 单纯在学校范围内不可能完成这些活动性的教学任务, 家长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还比如有些课程试验区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尝试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减少或者不留家庭作业, 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和接受, 这些家长希望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以充分安排孩子们的课外时间, 这样他们才觉得放心, 才觉得老师 3 尽到了应尽的责任, 这种理解上的差异, 需要通过协调、沟通来消除。二、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新途径家校协同的具体途径很多, 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家访等, 新课程实施中,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 结合新课程的特点, 又摸索出许多新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 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它主要是由学校聘请关心学校, 热心教育事业, 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不但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 而且还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 日常的教学管理, 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2. 家长开放日。学校定期向家长开放, 让家长走进课堂, 了解学校, 也是家校协同的新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 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机会给家长选择。家长可以进入课堂听课

新课改背景下的家校协同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 7
  • 收藏数 0 收藏
  • 顶次数 0
  • 上传人 apanghuang7
  • 文件大小 75 KB
  • 时间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