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三年级语文《所见》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三年级语文《所见》教案及教学反思
【 导语】《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获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灵敏捷的性格和喜爱大自然情趣共同评议。
六、课外拓展(课件《小儿垂钓》整首诗和插图)
1、教师讲解诗意,激发学生有朗读的意愿。
2、教师范读。
3、教师领读。


4、回家把《小儿垂钓》这首诗读给父母听。


《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智活泼,天真得意。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看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认真观看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看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观察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突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预备捕获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观察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精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状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留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索: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下列问题。牧童开头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看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盛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洪亮的歌声在茂盛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其次句“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1)齐读其次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看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获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顿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快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突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

小学三年级语文《所见》教案及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