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2015 — 2016 学年高三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庄丽玲审题人:陈俊池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 是中国历史上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礼崩乐坏, 瓦釜雷鸣;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 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 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 这使得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政治家、思想家, 还是军事家、教育家, 是侠, 是士, 其生命状态无一不是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 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 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 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 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 摇唇鼓舌皆成风流; 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 所以强国富民为本, 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 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 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所以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 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伟大的时代, 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几乎所有基本领域, 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 五霸迭兴,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七雄兴衰, 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 教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孔子私学, 稷下学宫, 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 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文艺作品林林总总, 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 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 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 有《庄子》的想象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研箴析理。艺术更见洋洋大观, 青铜器绚烂多彩, 金玉精琢叹为观止, 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 宋音楚舞, 边磬编钟, 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 光彩夺目。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 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绝对遥遥领先于世界; 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但他们仍然争求再生的动力。两千多年过去了, 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精神, 并没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 依然博大精深, 风采依旧。梳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 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宏博大与灿烂辉煌, 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 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 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节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 1 .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 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 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 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 2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 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 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 时至今日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 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 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B.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 重视强国富民, 追求竞争优势, 所以, 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C. 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 如五霸迭兴,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七雄兴衰等, 此起彼伏, 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D.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 这不仅表现在光学物理、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 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 孔子私学, 稷下学宫, 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 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 .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 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 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C. 社会大转型的时代, 往往也

2015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