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洛克的德育教育思想.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z.
洛克的德育教育思想
-
. z.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为:"在各种教诲儿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们应该或是应该防止的事情的典范放在他们的眼前。"三是多练****少讲规则。洛克认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导师和父母应当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使他们养成****惯。但是,同时培养的****惯不可太多,否则把戏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惯都培养不成。四是奖励与惩罚适当。洛克认为,在儿童的德育中奖励和惩罚是应该采用的,但方法应得当。如果妄用奖励与惩罚的方法,那简直是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洛克明确反对体罚,认为体罚是种奴隶式的管教,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教鞭威迫着的时候,儿童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 见,知道不会受到处分的时候,他便愈会放任他的本来的倾向 "
孟子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
. z.
孟柯 (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中期邹国人(今邹县),是鲁国贵族盂氏的后代。
孟柯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合 起来,称之为孔盂之道。
1、尚志养气
孟子继承和开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问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曰:"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又问:"何谓尚志""孟子答复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开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荣耀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
在立志问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气"是什么"孟子认为"气"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之"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
"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所谓是“吾养吾浩然之正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决志向的作用。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到达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决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作为道德上的气节操守,是有积极意义的。
2、反求诸已
孟子最服膺孔子的省方法。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

洛克的德育教育思想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youxi23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