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口诀.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学口诀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平时无体征, 发作有表情, 焦虑出汗皮肤冷, 心律加快血压升, 交替脉,偶可见, 奔马律,杂音清, 逆分裂,第二音。 8 块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神经系统知识记忆点滴历年来,神经系统教学中,学生都会感到“难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记不住”, 如何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有如下体会。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谈一下神经系统学****中的记忆问题。 1 、以点代面, 密切前后联系 . 脑干中脑神经核的记忆 . 首先,我们先讲述相关预备知识: 1 、鳃弓衍化肌包括:捉肌、表情肌、咽喉肌。 2 、脑神经的名称、序号及性质: 嗅、视、动眼、滑、叉、外展、面、听、舌咽、迷、副、舌下神经;1、2、8 是感觉, ,5、7、9、 10是混合, 3、7、9、 10 含副交感,3、4、6、 11、 12 含运动。 3 、脑干仅与后十对脑神经相连。 然后讲解:1、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3、4、6、 11、 12) 相联系+ 支配鳃弓衍化肌〕有动眼、滑车、外展、副、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 共计 8 对。 2、内脏运动神经核( 副交感核)(3、7、9、 10 副交感) 动眼神经副核、上涎核、下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共计 4 对。 3 、内脏感觉:孤束核 1 对(孤单一束) 4 、躯体感觉: 1、2、8 是感觉,而 1、2 对不连脑干,故只有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5、7、9、 10 是混合=头面。 语言中枢的记忆: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 语言有身体( 姿势) 语言, 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 用得最多的是后两者, 书面语言中包括写、读, 口头语中包括说和听, 其中写和说是主动的, 读和听是被动的。其次, 语言中枢都与相应感觉或运动中枢靠近, 故主动的( 说和写) 部位于中央沟之前, 故与额、中、下回靠近, 且又是倒置人体, 故就体表投影来说, 参与说话的喉部位置显然在手之下, 因此额中回后部为写字中枢, 额下回后部为说话中枢; 被动的( 阅读和听话) 位于后中央沟之后, 靠近听觉中枢的缘上回和靠近视觉中枢的角回就分别成了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 2 口诀记忆如脑 N 的名称序号, 连脑部位早已脍灸人口, 广为传诵, 在此我举例如下: 舌的神经支配记为: 舌前面, 舌后咽(面神经管理舌前 2/3 ,舌咽神经管理舌后 1/3 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管一般(三叉神经管理舌前 2/3 的一般粘膜感觉), 舌下神经司运动。 感觉传导路小结: 三元两换一交叉浅脊深延成交叉经过内囊后脚处定位诊断要靠它 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3“望文生义”作为解剖学的许多名词都可以其命名来判断其位置/ 形态/ 特点/ 功能, 如: 大家只要记住交感神经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为椎旁节或椎前节, 也就可以推断其椎管内脊髓 T1-L3 侧角发现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神经节距离短, 而副交感神经形成的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或壁内节, 故由副交感神经节到达效应器的节后纤维必然短。另外, 只要记住内脏运动神经多为薄髓( 节前纤维) 和无髓( 节后纤维) 神经纤维, 则很容易想到白交通支应为从 T1-L3 侧角发出到达交感干的节前纤维,共 15对, 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上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 总之,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的科学, 记忆问题必须使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 才能够前后联系、触类旁通。肱骨髁上骨折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问病史的提纲因症变,治疗鉴, 饮食睡眠大小便。因(病因)症(症状)变, (变化进展)治疗鉴(鉴别诊断)。生理记忆法 1 、简明归纳记忆法如微循环的特点归纳为:低、慢、大、变; 影响静脉回流因素归纳为:血量、体位加三泵( ( 心、呼吸⒐趋兰。? 激素的一般特征为 8 个字: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是:升糖、解蛋、移脂; 醛固***的生理作用为: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2 、穿针引线记忆法以生理活动发生时间(或地点)的先后顺序来分析记忆。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及机理可按去极化 0 期,复极化 1、2、3、 4 期顺序来记忆; CNS 中兴奋传递过程可按地点顺序,归结记忆为:突触前神经原递质释放,弥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原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等等。 3 、对比分析记忆法如兴奋与抑制;去极化与超级化;负反馈与正反馈; EPSP 与 IPSP ; 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心肌生理特性与趋肌、平滑肌生理特性; S 传递特点与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

医学口诀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