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浅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关键词】脾胃论治冠心病冠心病属中医惊悸和怔忡范畴。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 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近年冠心病发病率上升,原因是与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心主血脉, 赖心气心阳以鼓动推行, 心气资始于肾气, 资助于宗气。心气在一定程度上, 依赖脾胃化生的宗气以资助。心血赖脾胃化生的营气以充养。脾胃与心之间有经脉相通。《内经》云:脾经“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胃之大络日虚里, 贯膈络肺, 注于心前”。脾胃虚损, 不仅宗气、营血化生不足, 且可累及于心, 导致心气心血不足; 而且脾胃运化失常, 产生的痰浊寒饮, 可循经上逆, 注人心中, 从而痹阻心阳, 阻滞心气, 以致心气不畅、心脉瘀滞、发为心痛。痰饮上逆、损伤心阳、导致心脉孪急闭阻、致使心痛大作。可见冠心病从脾胃论治是有其理论依据的。现将冠心病从脾胃论治介绍如下。 1. 利胆和胃, 清热化痰畅脉法。冠心病患者常因情绪不畅. 致胆气怫郁, 木郁土壅, 脾胃运化失健。痰湿中生、胆火郁 2 逆、夹痰浊循经上扰心神,阻滞心脉。临床表现精神郁闷。失眠多梦、心悸胸闷, 脘胁胀痛, 口苦呕恶, 纳差、脉弦滑、舌苔白腻而干或黄腻。冠心病日久或年老体弱者。常因脾胃运化失常, 宗气营血化生不足累及于心, 导致心气心血亦虚。另外, 可因痰热蕴结, 心脉不畅, 常夹心脉瘀滞之证。临床治疗常用生脉散合十味温胆汤,药物:党参、麦冬、五味子、丹参、石菖蒲、郁金、枳壳、竹茹、半夏、陈皮、茯苓、山楂、制何首乌。 2. 温中化饮, 降逆通脉法。中阳素虚或过用寒凉的冠心病患者, 常因脾阳虚损累及于心, 出现心阳不足, 而且因中阳虚损。寒饮内生,循经上注心脉,痹阻心阳,表现为胸闷、心悸、头眩、呕恶、脉弦紧。常用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善后用香砂六君子汤、人参汤温中健脾化痰,以免痰浊逆气内生之源。 3. 宽胸涤痰通阳法。冠心病常见于体肥善食, 痰湿素盛之人,此类患者多属阳气偏虚,脾运迟滞。痰湿易于内生。内生之痰循经上注心脉之中, 从而痹阻胸阳, 瘀滞心脉。临床常表现为胸闷痛掣背, 面白体胖. 动则气喘, 舌淡胖, 苔自腻,脉弦滑。常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用:半夏、瓜蒌涤痰通阳;枳实、厚朴行气泄满,除心气之阻滞; 桂枝、薤白温阳通脉; 人参、黄芪补宗气, 实心气, “”,“心气壮,心脉行”。有瘀则 3 加丹参、红花、焦山楂。药后常收痰浊去、逆气降、心气壮、心阳复、心脉自畅之效。 4. 益气化瘀通脉法。冠心病患者因年高体弱, 或久用行气化瘀、涤痰药后损伤心气, 或劳倦伤脾, 脾运久滞, 常致脾气虚弱, 宗气亦少, 累及于心, 导致心气虚衰, 推动血行无力,日久必致心脉瘀阻。临床常表现为胸闷痛,劳累易发. 面白少华, 心悸易汗, 舌淡暗, 脉沉涩。临床常用生脉散或举元煎合补阳还五汤出入。药用: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桃仁、红花、赤芍、郁金、丹参、川芎, 痛甚加失笑散。 5. 补脾养心充脉法。若劳倦伤脾, 思虑太过, 心血暗耗, 因脾气虚损,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奉心充脉,心失荣养,表现为心脾两虚, 心脉失养。临床常见胸部隐痛, 头晕, 心悸, 面色萎黄, 神疲梦多, 舌质淡红或淡暗。苔薄白, 脉细弱

浅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9
  • 文件大小74 KB
  • 时间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