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露天矿端帮煤的开采技术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露天矿端帮煤的开采技术方案端帮采煤, 就是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 充分利用其采场的空间敞露条件, 用井工开采方法回收露天矿境界以外的残煤。由此既可以增加煤炭资源的回收量, 又可以改善露天开采的经济效益。 1 、本矿成煤地质条件分析由于井田内西山窑组各煤层顶底板岩石种类基本一致,其岩性也基本相同,伪顶底板为含炭泥岩、炭质泥岩和高炭泥岩,煤的直接顶底板多以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井田内未见砂岩老顶,局部可见中(粗) 砂岩、砂砾岩,泥质胶结,长石已风化成高岭土,浸水呈沙。各煤层之间岩性变化亦不大,泥岩类岩石占 95% ,泥质胶结,松散,湿软干硬。砂岩类岩石较少, 占 5% ,中粗粒砂岩已中等程度风化。井田内各煤层顶、底板岩石层理发育,裂隙多发育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中,并以压扭性产出,闭合状裂隙面平直、光滑,无充填,局部破碎,具擦痕。由于岩体中的破裂面或结构面较发育,这些不连续面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井巷围岩的强度,对于岩块剥落或在不连续面上的滑动所引起的潜在不稳定具有决定性影响。关于 C 组煤煤层垂向组合与分布特征: 该煤组煤层编号自下而上依次为 C1~ C10 ,共计 10 层。煤层厚度总体呈西厚向东略薄的变化趋势。 C6至 C9 煤层间距比较大,其它煤层间距小,煤层集中, 厚度变化不大。根据煤层垂向上的疏密关系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组合。第一组合: C1~ C2 底部薄煤层组合。该组合走向自西向东煤层厚度变小,变化较大,有尖灭再现现象,倾向上浅部薄深部略厚。与其上部组合间距 ~ ,平均 。第二组合: C3~ C6 中部巨厚煤层组合。煤层西厚东略薄,个别煤层有分岔现象。该组合位于西山窑组中含煤段( J2x2) 中部,煤层集中,煤层间距近乎相等,煤层厚度大,尤其是 C3、 C4 两煤层全井田巨厚,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是全井田煤层的标志层,两煤层间距 ~ ,平均 ,有明显的相伴关系; C5、 C6 煤层是位于该组合上部的中厚煤层,易于对比。第三组合: C7~ C10 不稳定煤层组合。位于西山窑组中含煤段(J2x2) 顶部,是上部砂砾岩段(J2x3 ) 之下首见的煤层组合,其上为不含煤的粗颗粒砂砾岩,组合下部为 C7、 C8 两层极不稳定的煤线( 局部相变为炭质泥岩) ,向下与第二组合间距 ~ ,此间距是上述三个组合间距最大者,它可以清楚地分出第二、第三组合。该组合煤层以厚度薄,结构较简单,煤层稳定性差为特征,只有上部的 C9、 C10 两煤层可采点面状分布可估算资源量,为局部可采煤层。结合本矿地质条件以及煤层的产状,本井田内井工开采严禁空顶作业,故可以考虑采用露井联合开采。本矿南帮端帮煤采用井工开采,从煤层的产状、稳定性和厚度等条件,故本矿可以实施井工开采的煤层有 C3、 C4、 C5、 C6 这几层,运输平硐(或大巷)和回风平硐(或大巷)布置在煤层中,从上到下的方式布置,并且采用沿煤层走向开拓运输平硐(或大巷) 和回风平硐(或大巷),都是利用平台布置巷道和运输煤炭。开采的简单示意图: 本图显示出,两条平硐(或大巷)布置是东西走向,并且在空间上平行于主斜井。开采的立体图如下:

露天矿端帮煤的开采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259 KB
  • 时间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