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家族民间歌舞耍耍的音乐形态及其文化变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土家族民间歌舞耍耍的音乐形态及其文化变迁
【摘要】恩施文耍耍是流行于鄂西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间歌舞,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经历了从“神圣性”到“世俗性”的变迁过程。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至当下近三十年来的五首恩施文耍耍谱分析,但由于录音质量欠佳,难以提取实际音响,故只能从听觉效果出发,依据笔者聆听到的音响进行规约性记谱,以呈现该曲调的细部特征。本首乐曲总时长32秒,句首音高为G,五声宫调式。有些音的时值唱者在演唱时并未拖满,为不完整节拍,音准也总在一个实际音高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对此,笔者按照最接近音响的音记谱。歌词内容略微含糊,乐曲开始歌者忘记了歌词,代之以“么子”(恩施话“什么”的意思)。唱时每隔两小节都会有明显的句逗停顿,可能由于演唱者年纪偏大需及时换气的缘故。
与版本一相较而言,本段唱腔曲前也有上行音阶式的起腔,第2-3小节的旋律也为do-la-sol-mi的下行音阶。虽然本曲音程关系以级进为主,音域不宽,少跳进,但仍旧保持了三处mi-do的六度大跳以及前短后长的切分节奏型。第10—14小节是唱腔中最接近语言的念唱部分,音准处于游移状态。整首乐曲以mi-sol-la、so-la-do、la-do-re等三音关系构成的短小乐汇组成。笔者从音的重复次数与时值来计算乐曲的骨干音,得出该曲的骨干音为mi-sol-la-do,与版本一相同。甩腔出现在倒数第三小节和倒数第一小节,暗示乐曲结束,尾音在实际演唱中并未落在主音A上,而是保持了两拍的A音后加了一个下行的甩腔,造成了调性不稳定感。从听觉上能明显感觉出,本段唱腔带有明显的近语言、远音乐的色彩。谭老自称儒释道三教弟子,且演唱时又正处于仪式情境中,所以本段唱腔的大跳音程被削弱,带有神秘莫测的巫乐性质。 【版本三】2006年,刘嵘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对谭学朝、黄家志等民间艺人的唱腔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恩施文耍耍的曲调母体,将其命名为“恩施文耍耍基本调”。附谱例如下:
该谱例省略了歌词与锣鼓曲牌,运用简化还原的方式,呈现出文耍耍基本调的骨干旋律。该曲骨干音为mi—sol—la—do,省略了起腔,第1-2小节的旋律为do-la-so-mi,与前两个版本一致。但此曲出现了九处mi-do的六度大跳音程、十一处切分节奏,可见,文耍耍基本调的特性音程应为mi-do的大跳与切分节奏。
【版本四】杨代银(1950—),土家族,恩施白杨坪人,度职端公,谭学朝二弟子,兼演耍耍、傩戏、灯戏,现就职于土家民俗博物馆。2018年1月14日,笔者在土家民俗博物馆就文耍耍基本调对其(以下简称杨)进行了专门的采访。博物馆“中堂”展现的是土家族富户的生活境况,墙上供“天地君亲”师位,堂中摆三张红木方桌,拼成长方形。在为笔者表演《奴家门前一条河》(以下简称《奴》)的过程中,杨面对笔者坐在方桌前,一开口就不自觉地加入手势与动作表演,像是回到两人对演耍耍的表演情境中。谱例4为笔者根据杨所演唱的旋律片段记写而成:
谱面上看,该曲的旋律骨干音为mi-sol-la-do,曲头以la-do起腔、大量使用切分节奏等都能看出杨所唱的旋律与前几个版本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演唱者自身的演唱风格与表演环境影响,唱腔的风格差异也十分明显。杨的演唱即兴性较强,加入了较多衬字,基本调的旋律有了扩充。以第一句唱词为

土家族民间歌舞耍耍的音乐形态及其文化变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