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三板模.ppt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三板模
A:大拉杆直径计算
B:大拉杆位置
D1=大拉杆直径+5mm
=小拉杆行
程+剥料头行程(8mm)+
安全值(2mm)
D. 400以下的模座可以不需要GP﹐上固定板的厚度一般为LP的直径的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三板模
A:大拉杆直径计算
B:大拉杆位置
D1=大拉杆直径+5mm
=小拉杆行
程+剥料头行程(8mm)+
安全值(2mm)
D. 400以下的模座可以不需要GP﹐。
大拉杆设计方法
注口衬套设计方法
定位环与注口衬套一体,材质为S45C﹐头部热处理.
拉梢斜的设计方法
;,拉料梢之倒勾形成上固定板与剥料板分开的阻力
,排布拉拉梢;,每隔一段距离式在转弯处增加拉料梢
顶出系统简介
顶出系统
,可获得较大之顶出力量
,需考虑沉头定位问题及顶出时顶针先端会有顶滑现象
,相对也需考虑顶针(异材质)散热问题否则将来成品表面会留痕迹
,否则加工时需频频换刀既浪费时间及易出错
( +,+) ,XY方向位置度±(见附图顶管 方向位置度公差需在±-- ±.

。例如:十字肋下方
.
顶出系统
一、模具中模脚的摆放形式
(1)、传统模座设计时
模脚均在左右侧
天侧
地侧
反操作侧
操作侧
(2)、若为KO拉回机构时可考虑将模脚移至上下侧以利模具装夹
尺寸参考成型机装夹规格
天侧
地侧
拉回机构常用于大型模具中保护顶出板顺利回位
上顶出板
下顶出板
下固定板
射出机顶出杆
(3)、由于大型模具,因成品所需顶出力很大,上下顶板上装有斜,顶出机构,为保护其回位的顺畅装有多组拉回机构,故将顶板做成十字形
天侧
地侧
操作侧
反操作侧
二、顶出行程
(1)、顶出行程一般规定被顶出的制品脱离模具5~10mm,如下图所示:
(2)、在成型一些形状简单脱模角度较大的桶形制品也可使顶出行程为成品深度的2/3如下图所示:
三、顶出位置的设定:
1、冷却后由于塑料会产生收缩的应力,而有抱紧的现象,在靠破孔两边成品肉厚强度最弱,应设置顶针顶出。
2、在成品垂直之壁厚之正下方应设置顶针以利于顶出
3、在十字肋下方常排布顶针,既可顶出又可排气。
4、模仁中顶针,顶管及顶针,顶管孔配合公差,位置度公差。
顶针,顶管的配合公差及位置度公差。
顶针,顶管的配合公差
5、当在斜面或曲面上配置顶针时,需考虑沉头定位问题及顶出时顶针会有顶滑现象。
6、在凸出模仁排布顶针需注意其模仁强度,顶针边缘到模仁边缘最小值为1mm
7、顶针在配置时需考虑顶出时力量分布是否平均成品深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需考虑增加片顶针作局部顶出或在较浅侧壁侧面进行咬花处理。
此处侧壁较深均分在PL以下不易脱模
此处侧壁较深均分在PL以下不易脱模
此处侧壁较浅均分在PL以上易脱模
8、顶针配置时在允许范围内直径应尽量加大且为标准规格品,也需考虑顶针(材质)散热问题否则将来成品表面会留痕迹。
9、每一套模具顶针直径尺寸不宜太多种,以减少加工时换刀时间及出错机会。
四、顶出装置的种类
1、顶针孔的配合深度钻孔规格
单节顶针配合深度及钻孔规格
双节顶针,与顶针配合深度及钻孔规格
2、片顶针
在成品内部有RIB时,若用圆顶针,顶出面积较小易顶伤成品,故采用片顶针来顶出。
在深肋下排扁顶针,以利于成品顺利脱模
3、套筒顶针
水平
靠破面
脱模角度参见成品注意事项
定位珠
4、顶出块及其使用场合
(1)、在一些模具中,由于成品的侧壁太深,容易包裹模仁产生很大脱模力,为使成品易于脱模使用顶出块配合顶针的顶出结构,L段为逃料以减小顶出回位时与模仁的磨损。
对于此类框架成品,不易排顶针,当顶出力不均衡时成品会变形,故采用整体式顶出块
5、特殊式两段顶出
因成品很深,采用顶块顶

模具基本结构简介之三板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电离辐射
  • 文件大小1.15 MB
  • 时间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