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海洋科学导论复****提纲
第一章绪论
§ 海洋科学的定义
属于地球科学体系——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
地球科学体系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定义】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水、营养盐、生物) (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 (河口、海岸带),海面的(大气边界层)。
【学科特点】 -汽-冰不停转变 。
【研究特点】 、控制论和系统论方法重要 、趋于综合与整体化研究。
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 海与洋
☆ 地表陆海分布
(1)%,%,:1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2)地表海陆分布极不均衡,%,%。
(3)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
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795m,陆地平均高度为875m,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表削平,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厚的海水均匀覆盖。
海洋的划分——洋(主要部分)和海、海湾和海峡(附属部分)
【洋】也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深度一般大于2000m
平均盐度为35 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南大洋]从南极大陆到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对大洋环流起着重要作用。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全世界共有54 个海,%。平均深度2000m以内。
按海的位置可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内海]指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相似。
【海峡】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流急,潮流速度大。
§ 海底地貌
海岸带——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又称潮上带。
海滩——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
海岸带
大陆架——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m或以上。坡度平缓,宽度与深度变化较大
大陆坡——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200~2000m 坡度较陡
大陆隆——自大陆坡麓缓慢倾向洋底的扇形地。水深2000-5000m。可能有海底油气资源
稳定型
活动型——同现代版块边缘。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造成海沟。
大陆边缘
海底
大洋中脊——指贯穿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
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之间的广阔洋底
大洋底
海岸是高潮线以上的陆上地带,大部分时间裸露于海水面之上,仅在特大高潮或暴风浪时才被淹没,又称潮上带。
海滩是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高潮时被水淹没,低潮时露出水面,又称潮间带。
水下岸坡是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作用所能到达的海底部分,又称潮下带,其下限相当于1/2 波长的水深处,通常约10~20m。
§ 海底构造和大地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引伸和发展。
[大陆漂移] 魏格纳《海陆的起源》——中生代泛大陆、泛大洋(今太平洋)
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有海岸线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
[海地扩张] 阐明主要与海底生成和消亡过程有关的理论
扩张的洋底把与其相邻接的大陆向两侧推开,这就是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解释。

洋底扩展移动到一定程度便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相邻大陆逆掩于俯冲带上。
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这就是海底扩张。海底扩展移动速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
【板块构造】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岩石圈可以漂浮在软流圈之上作侧向运动)
地球最上部被划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圈。软流圈在缓慢而长期的作用力下,会呈现出塑性或缓慢流动的性质。因此岩石圈可以漂浮在软流圈之上作侧向运动。
[七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结构特点]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形变少;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