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可惜一片江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最可惜一片江山 】是由【李十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最可惜一片江山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最可惜一片江山
脉望馆买回湖南文艺印行的赵越胜《燃灯者》,难得端坐书房,一气读完。再抬眼时已是夜色深浓,远处的笙歌场里空洞无力的歌声正寂寞地热闹者。阖上书本,心头浮起的是梁任公集宋人词句的那幅对联:“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这被他称作“痛苦中的小玩意儿”的东西,此时此刻在我眼里,竟正是对这本书,对周辅成先生的极为贴切的写照。
由这对联更想到《蕙风词话》里的一段话:“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
这几句像极了这本书的由来,只需把“诗词之词”改作“话语之词”即可。在周先生眼里,面对这最堪爱惜的一片江山,逐渐到了千山落木,万艳同悲的境地,想必万不得已之处甚多,而能得弟子有事服其劳,我手写我心,当真便是不可强求的“吾词之真”了。
少见的虔诚的景仰
品味赵先生清丽细腻的文字后,老先生鹤发童颜的形象愈见清晰,然而这样的愉悦未能停留太久,心中的悲愤不平气到底难申,欲吐未能的滋味,不大好消受,书名叫《燃灯者》,似乎有贤者在前,实则其人已没,光线若绝,天知道这少数踽踽独行的人们还能在想像的道德烛火映照之下前进多远的距离。
周先生那一辈的学者,身居乱世,每能心存高远,《燃灯者》里这几句概括得极好:“后来我才明白,先生谈吴宓,其实也是谈自己,谈他们那一辈读书人。他们浸***于中国古典,又漫游于西方精义,从来就抱着打通两造、消泯畛域的雄心,也就是以求无分东西的普世价值为最高理想。在先生看来,是人则要用自由意志、自由选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凡有理想高悬则必会在自由与必然、道心和人心上有冲突。不过,这种冲突的解决,恰恰要在求自由、求理想中实现。这是个神圣的任务。先生说‘人类若无自由,不过是一架被动的小机器’。”可问题在于,今天还有多少老师与学生,还会有这样的精神支持,还会听这样的彼岸信念。
看过了不少回忆七八十年代读书求知生涯的文章,大多数凸显自我,有不可一世的精神优越感。赵先生在这篇长文里是少见的虔诚的景仰,他把优越与自尊全部献给了自己的老师,从最初周先生朴实无华的授课出场,到初春寒夜师徒徐行漫步的深沉,再到最后电话里的“小大”之辩,周先生都有一种庄严威猛在,很遗憾直至此时也没有读过周先生一篇文章。
白描精品,如坐春风
赵先生这本书,当然是言辞清丽,且不失少年生气活泼精神,虽不是文人笔墨,但依然能扣住心眼,称赏不置,由此而论赵先生这几篇文字也可算无愧前贤了。文气清丽毫无衰颓之气,重点染烘托轻刻画描摹,宛然白描精品,
“街上几无人迹,偶有电车缓缓驶过,导电杆滑过电线,留下悠长的泛音,像巴赫‘G弦上的咏叹’。车过后,晃动的电线鞭打着路旁老槐树的枯枝,枝上积雪簌簌落下,洒在先生肩头、帽顶上。先生并不知觉,不时挥动一下那根黄藤手杖。在这静谧的雪夜,我伴着先生行走在玉洁冰清的世界里,不再理会四围黑暗的逼迫。已记不清具体谈了些什么,但肯定不是哲学,多半是交换对国是的看法,对未来的估测。不知不觉已走出两站多地,到了鼓楼墙下。怕再晚了耽误动物园的32路车,我硬让先生上了车。电车开动之后,先生举起手杖向我晃了晃,就坐下,随着电车启动的呜咽声远去了。”
更其要者在周辅成先生本身之学养境界、人格魅力,这本书所写的人物人格极庄严伟大,这起点便高,听先生于逆境中或威严庄重,或怒目相向,或温润如玉,正是此世消沉殆尽的师道春风了。“教室里极安静,同学们都在认真记笔记,只听见纸笔摩擦的沙沙声。先生每要擦掉前面的板书,总会停下来问,同学们都记下了吗?然后用力抹黑板。板擦上的粉笔灰沾满双手,先生便不时地轻拍双手,但总也拍不净,有时想轻轻掸掉身上的白粉,反在蓝棉袄上又添白印。先生连续讲了一个半小时,屋里很暖,先生又穿着厚厚的制服棉袄,加上不断板书,渐渐地额头上有了汗意。先生不经意地用手去擦,不觉在自己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我坐在教室后面,远望着先生勉力的样子,心里隐隐被某种东西触动着,是什么?一时也说不清。以后在与先生的漫长交往中,才渐渐悟出一点儿。”
更令人羡慕的,是赵越胜追随先生北图读书的那种经历,真是如坐春风。“每月享受随先生出入北图的快乐。有时我到晚了,见先生已在阅览室伏案工作,桌上放着一摞书,桌边靠着那支黄藤手杖。先生聚精会神地翻阅抄录,偶尔会起身到目录柜去查卡片,动作轻快敏捷,那支手杖冷落地倚在桌边,有些失意的样子。与先生轻声打个招呼,就去查阅自己的资料。各自工作到中午,还掉书,一起走出图书馆去吃饭。通常沿文津街向东,过北海大桥,绕着团城围墙走到北海南门外的仿膳小吃店用餐。”
不记得中文世界里何时有过如此深邃,刻骨铭心的师生记忆,萧红、徐梵澄写大先生也算得有情有境了,但毕竟没有亲传弟子朝夕问道的无间融洽;丰子恺,叶圣陶笔下的弘一法师,若春园一树,重在精神意义的熏染与发扬,简淡高古,意悠远而言不尽;再如罗尔纲反复书写《师门辱教记》,平实严整只谈治学生涯,倒也有几分温熙气象,四九之后便悔其少作一改前非,至此则一无可说了。其他如余英时回忆钱穆,唐德刚回忆胡适,叶嘉莹回忆顾随,陈平原回忆王瑶,也都能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怀思。我觉得可以和赵越胜这篇放到一块读的,是林文月写的台静农先生,虽然着墨不多,都能从文字的细致典雅里透露出幽咽泉流冰下难的隐忍不屈之气。
读罢《燃灯者》,仿佛山路愈奇,却偏偏天色渐晚,所见依稀,意有不足,索性再去网上,搜罗先生弟子或是记者采访撰写的回忆、访谈文字,其中尤以肖雪慧,李怀宇的几篇最见精神,此外再加上牛津版《燃灯者》收录的另两篇文字,汇为一编,订成一册,作为《燃灯者》的外编,取名《道高犹许后生闻》,也算为先生这帧小影补几笔作背景的草叶竹石吧。
(摘自“脉望馆书话”的天涯博客,有删节)
91576104

最可惜一片江山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李十儿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