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
 
 
王仲男方环海
摘 要:林少华与赖明珠分别是在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翻译村上春树作品最有影响力的译者。20多年的翻译历程中,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各自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翻译风格。关于二人翻译作品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学界和读者圈由来已久。立足二者的译本,试从描写、对话以及词语用法方面,总结二人使用语言的不同之处,并从互文性的理论出发,深层次探讨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译文的不同的成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Key:林少华;赖明珠;语义风格;互文性;挪威的森林
一、引言
村上春树作品中展现的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写作风格,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挪威的森林》是他最具代表性、也最为华人熟知的作品,更是很多读者认识村上春树的起点。迄今,《挪威的森林》在世界各国已经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6种语言,发行量高达一千万册。
《挪威的森林》的中文译本有多种,其中最为畅销的中文本译者刚好分布在海峡两岸,其一是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林少华,目前是中国大陆翻译村
上春树作品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译者之一。王向远指出,“可以说,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1]。其二则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赖明珠,村上春树小说著名译者,是村上春树作品进入台湾地区的早期推手。她所翻译的作品在台湾地区流传度最为广泛、最受欢迎,藤井省三对赖明珠的翻译做出了“近乎完美的直译”的评价。
作为两位最为有名的村上春树中文译者,林少华和赖明珠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各自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风格。关于林、赖二人翻译村上春树作品谁是谁非,无论是书迷还是在文学界以及语言界,也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
随着国内对村上春树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主体和角度也进一步扩展,涉及到了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翻译学和语言学等众多领域。就对“译者”这一视角,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位身上,但多是从翻译学的角度来展开,即分别对比二人的译文与原著的差异所在,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直接对比二人行文风格的则并不多见。当然,对译者和译文的研究,本来就不可能割裂翻译学和语言学二者的联系,只是在侧重点上略有不同。
不同于文学创作,翻译作品是对已经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再创作,这要求翻译者不仅仅要发现原著的风格、理解原著的內容,更要领会原作者传达的思想,并用另外一种语言将上述这些传达给读者。可以说,读者在阅读时,在作品背后站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与读者直接面对的就是译者。本文在此着重就译者与读者这个层面,从描写、对话以及词语用法方面,横向比较林、赖二人在使用中文上的风格差异,总结二人使用语言的不同之处,并从互文性的理论出发探讨林少华和赖明珠二人译文不同的成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二、词汇的选取:林、赖译文的描写差异
邹东来、朱春雨认为,关于翻译的评论无一例外要落回到文字以及文本中[2]。两位译者语义风格的差异,在场景描写部分如何选择语词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极为重要,因为人物不得不生活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环境描写很大程度上起着塑造人物的作用。同时,环境描写对于确定整体基调,揭示小说人物的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小说中最能体现作家风格的地方。
村上春树的小说被读者们广泛接受,既得益于他的作品往往能触及到灵魂的深处,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也有赖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构筑出光怪陆离的世界而引人入胜,特别是几部具有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如《海边的卡夫卡》《1Q84》等。在这些作品中,场景和环境的描写就显得格外重要,是形成小说中独一无二风貌的重要材料,描写也成为了形成村上春树风格必不可少的元素。《挪威的森林》虽然是一部现实主义为主的作品,描写依然在小说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如何处理描写部分,也最直观地体现了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体风格。
纵观二人的译作,林少华在描写的部分文辞更加华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结构的“固定构式”,尤其是对成语的运用,更使语言简练优美。潘文国认为,汉语音节之所以有如此美的特质,因为汉语具有较强的“柔性”,音节之间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超浓缩力,各个音节的联结几乎是胶着式的,一经合成就凝结为一体了。林少华在使用成语上得心应手,这也将汉语的音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而言,赖明珠较少使用这种结构,她认为“自然就是美”,所以“在翻译他的小说时尽量不用成语,希望保持他的用意和文意,让中文读起来仍能感觉到村上的特色”[4]。
如林版中这样的一段话:
车沿着溪流在杉树林中行驶了很久很久,……盆地中禾苗青青,平展展地四下延伸开去。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路旁潺潺流淌。随处可见的晾衣杆上挂着衣物。
相对应的,在赖版中则是:
沿着河谷在那杉林中前进相当长一段时间,……盆地里尽是绿油油的田园,沿着道路旁流淌着清澈的河流。到处都看得见挂着晾衣竹竿。
再如,林版:
两人都长得如花似玉,谈得津津有味。……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学生,他们随便抓来什么话题各抒己见,连笑带骂。[5]
而赖版则是:
两个人都长得很漂亮,好像很愉快地谈着话。……到处聚集着四、五个成群的学生,他们各自针对什么主题发表意见,或欢笑、或喊叫[6]。
两个版本中,可以挑选出很多代表着二人风格的词汇,如下表:
通过上面两段文字以及表格中所列的词语,我们能明显地发现林少华的版本更优美且简洁。他认为,美的极致就是洗练,无需任何累赘。汉语本来就具备简洁性和艺术性,成语更是这两种特点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汉语中浓缩的精华。相比来说,赖明珠版进行直译则略输文采,避免使用成语和过多的修饰,尤其是在需要着笔墨的场景描写中,无法像林少华那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四字结构带来的独有的音韵美,但较之林版却多了一分平和清新,也为其增添了一份自然柔和之美,如讲述者坐于身边娓娓道来。当然,不使用成语和华丽的辞藻并不是因为赖明珠的文笔仅限于此,而是源于她的翻译观。
词汇虽小且零散,但却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这些词汇进入句子,而句子进入段落,最终就像不同的设计师用不同材料构建的同样框架结构的两个建筑。同一段原文,在不同的两位译者手中形成了这样两种各自风格鲜明且彼此截然不同的文字,以表格所总结出来的词汇选取为代表,二人对词汇的选择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三、句式处理与成分省略:
林、赖译文的对话设计差异
除了描写之外,在人物对话上,二人的译文风格差异也十分鲜明。对话不仅仅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更能直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如何设计对话的风格,也是作家文风的直观体现。总地来说,林少华的译本中,人物对话的风格更加简洁、明快、人物更加鲜活。相比来说,赖明珠翻译的人物对话则更加清新,对话句式语法结构趋向于完整。两位译者对于句式的处理,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的存留,是形成对话风格差异的最直观体现。
(一)林少华设计的人物对话,更加简洁流畅,话轮转换速度更快,前文对话中出现的称呼,在下面对话中经常被省略。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他****惯在对话中省略主语,无论是说话人对听话人还是说话人自己的称呼,这在往来频繁的对话中尤为明显,例如:
再如:
如上文例子,在频繁的对话中省去主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对话更加紧凑,给人以简洁、凝练的感觉,而这也恰恰符合林少华作品的特有风格。除此之
外,省略主语可以使对话的口语性更强。很多人批评赖明珠翻译的作品较为生硬,有种“翻译机”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话的设计所导致的。
(二)林少华在对话中的问句的处理上,较少使用疑问句的标志性词语,如“怎么”“为什么”等疑问代词以及提问语气词“吗”,但保留疑问句的句号作为疑问标记。如此一来,这些发问的句子就成了带上疑问语气的陈述句。其中,多数问句含有能愿动词,如“能”“可以”。相比来说,赖明珠在问句的处理上则较为传统地使用常规形式的、结构完整的疑问句。例如:
再如:
林版对话中不使用疑问词和语气词,意在表现同不加主语相类似的效果,使对话更简练。然而,江海燕认为很多疑问句中“吗”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疑问语气信息,去掉则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提问的效果,特别是如果在口语中没有了标点符号的加注,对没有疑问代词和疑问标记“吗”的句子,听话人并非总能很好地判断是否在表达疑问的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口语感[7]。
无论是****惯于省略称呼还是省略疑问词,林少华在翻译人物对话的时候,集中体现的就是“简洁”两个字。他在《挪威的森林》的译序《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中指出,村上春树的风格既是“简洁、明快、清爽、流畅,而又独具匠心,韵味绵长,丝毫没有传统日本小说那种无病呻吟的拖沓,那种欲言又止的迂回,那种拖泥带水的滞重,那种令人窒息的汗臭”。他还举出他翻译村上春树另一部作品《舞》中的一段话:
“结婚了?”“一次。”“离了?”“嗯。”“为什么?”“她离家跑了。”“真的,这?”“真的。看中了别的男人,就一起跑到别的地方
了。”“可怜。”她说。“谢谢。”“不过,你太太的心情似乎可以理解。”“怎么个理解法儿?[5]”
这段对话可以说既能十分鲜明地反映了村上春树写作的风格以及林少华翻译的风格,更能凸显出林少华对村上春树作品的认识和自己翻译观的认知。
(三)林少华在对话中经常使用文言句式,在对话中,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思。
如林版(41页):
“何以见得?”我惊愕地问。
赖版则是(48页):
“你怎么会知道这种事呢?”我吃惊地问。
再如林版(42頁):
而显示他具有……,“此人实非等闲之辈”,从而生出敬畏感。
赖版(49页)则是:
显示他具备……“这男人是个特殊的存在”而敬畏他。
林少华本人重视比较研究中日古诗歌,因而在翻译中也较喜欢使用古诗文。使用文言,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译文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惯,用最少、最简洁的话语准确地传达文意,也能通过这样的对话让文中人物更加生动、立体。然而,对现代感十足的小说,尤其是像《挪威的森林》这样受欧美文化影响较深的作品中,使用文言是否恰当,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正面效果,则是见仁见智的。正如赖明珠所说,村上春是本人是一个“穿着T恤的”现代人,对于林少

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46 KB
  • 时间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