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戏音乐会:小学低段音乐差异终结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游戏音乐会:小学低段音乐差异终结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游戏音乐会:小学低段音乐差异终结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游戏音乐会
小学低段音乐差异终结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内容Summary】本课题就小学低段的终结性评价,尝试以游戏音乐会的形式,针对学生在音乐学****中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与采用不同形式的游戏方式,试图找到一个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机制,全面而精准做出评价,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音乐素养上的提高。
【Keys】游戏音乐会差异终结性评价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评价的现状分析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学的边缘化现象还是在一定时段或者部分学校存在。特别是在每个学期的后期,音乐课成了“香馍馍”,是语数英科老师的抢手货,孩子的期待、盼望往往落空而终成失望。这里既有学科老师
的立场不坚定,不坚持,更体现的是一种教育质量观、价值观上不正确,音乐课被“潜规则”了。
都说“内因决定外因”,我们首先要正视音乐学科在评价机制上自身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与研究,我觉得以下现象值得商榷。

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音乐学科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基础,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两者相辅相成。然而,我们观察了音乐课的平常教学时,会发现,我们只重视了音乐知识点的教学,以完成事先设置的音乐教学目标为目的,很少有对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或者音乐素养的形成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可能是“形同虚设”。这样以来,终结性评价就成了“无源之水”了,自然不可能水到渠成了。

无论是在孩子的心目中还是在家长的口头上,音乐课常常被称之为“唱歌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音乐教学其内容与形式的单调。我们音乐教学终结性评价的现实是,大都以每人唱一首歌或吹奏一样乐器为检测内容,不只是内容单一,其形式也单调。即使是现在流行的游考,也是采取学生完成单项内容测试,唱一首歌或拍一条节奏,缺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评价主体的忽略也是音乐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综合的科学评定。既然对象是学生,就应该持有儿童立场,以生
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没有从学生主体出发而设置终结性评价,学生就缺乏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得学生参与兴致不高,只是纯粹为了完成任务。

我们的生活因为音乐而更加美好。但音乐学****决不是简单的唱唱、跳跳、吹吹、打打。音乐课程也是一门相对严谨的学科,有其内在规律与自成的体系。我们必须要有目标意识和素养要求。我们的音乐老师往往在终结性评价时,忽略了这种规律与课程的目标要求,名义上是为孩子“委曲求全”,实质上是降低标准,被其它学科“和谐”了。
二、问题的思考
《音乐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的信心和动力,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这一阐述中不难看出评价的核心是“诊断”“激励”“改善”,评价的主体是学生。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改进与创新终结性评价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就低段的音乐终结性评价,进行了一番思考与研究。
低段“游考”,是当前的一种比较主流、时尚的做法。我在游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游戏音乐会”为形式,进行差异终结性评价为内容的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突显儿童立场,突显音乐学科特点,在全面提升低段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上起一个推动与导向、激励作用。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游戏音乐会:以游戏为主线,以音乐元素为基点,合理设计,科学规划,利用音乐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衔接性与内在的互为联系性,以系统论的方式,布局考点,让学生在游戏与互动中接受音乐素养的监测。
差异性评价: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每个学生各有所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结果的评价,在学期、学年末进行,主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形式。(新课标)
(二)课题研究的介入
通过游戏音乐会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促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提升演唱、演奏和创作的初步技能;通过“听、唱、奏、编”等游戏音乐形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游戏音乐会的终结性评价的设计,提升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音乐学****的兴趣,提升学生音律的感知、审美能力。
三、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方向的选择
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我们在音乐的评价中既要着眼于全体与全面,也要着眼于多元与个体。所以“量体裁衣”也是一种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在需要与外在需求。游戏音乐会,可以在音乐评价上进行整合,是一个过程的整合,让多元因素得以呈现,也可以让个体化的音乐素养得以展现,以音乐的横向标准与个体的纵向发展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力求做到统一要求下的因材施“考”,让音乐评价避免一刀切或一根杆子戳到底的做法。
(二)研究路径的确定
对于游戏音乐会活动的研究与开展,首先我们要制订符合低段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选项,其次根据课程目标来进行游戏音乐会的多元设计,再根据设计展开研究活动,最终形成研究成果。
(三)评价内容的梳理与归纳
,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低段音乐教材内容为依托。

(1)听辨类游戏的创编
重点考察“我会听”: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所以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所以对于音乐学****来说,“听力”培养必不可少,这是音乐鉴赏的基础和关键。那么,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二年级孩子的“听”的技能呢?
1)音的强弱、高低、长短;
2)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及情绪;
3)听辨不同乐器(打击乐器、常见伴奏乐器)。
(2)歌唱类游戏的创编
重点考察“我会唱”:歌唱是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整体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二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看”“听”“猜”等形式来评价他们的“唱功”。
1)看柯尔文手势唱唱名:看老师的手势随机唱出“doremifasollasido’”;
2)听旋律模唱:听到相关的音乐旋律用母音“a”或“u”来模唱;
3)选一首歌接歌词:根据随机播放的歌曲,能够很快地接着唱,以此来评价他们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3)器乐类游戏的创编
重点考察“我会奏”:乐器演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音乐课的兴趣都有很大的作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发挥乐器教学的作用,既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客观需求,也是提升学生音乐学****效果的必然需要。
1)看节奏表达:根据给出的节奏用手拍一拍,用脚跺一跺,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来表达;
2)选择乐器敲一敲:选择乐器打击出相关节奏。
(4)创编类游戏的创编
重点考察“我会编”:创编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都有着不可小嘘的作用。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重在评价他们是否掌握简单的“创编”技能。
1)根据音乐编动作:音乐也是有情感的,不同的音乐能够表达不同的情绪,学生能够根据音乐的特点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2)根据儿歌自编节奏:同一首儿歌可以采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节奏不同,产生的情感也不同。
四、差异终结性评价的策略
(一)组织形式的差异性策略
,互为促进。
根据学生每个个体的发展差异,我在组织游戏时,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的构成分别是优秀、中等、一般三个层次若干名。这样在游戏进行时,互为同伴,相向而行,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例如:游戏“我是演员”
目的:测试学生的合作创编能力
道具:准备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小红帽》、《小鸡的一家》。
人数:全班同学按优秀、中等、一般组合,分成三组。
规则:。


,小组得一“☆”;表演很形象得三“☆”,表现一般得两“☆”,不够合理得一“☆”。
在游戏“我是演员”中,小组里同学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角色,角色不分主次,如《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中,你可以选择蜗牛的角色、黄鹂鸟的角色,也可以是葡萄藤的角色,只要在表演中形象生动即可得星。
,比谁更优。
都说“让合格的走向优秀,让优秀的走向卓越”,这就需要相同层次上的pk。同质同组可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这样的游戏设置即体现差异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内容设置的进阶性策略
内容设置直接影响到差异终结性评价的实施效果。既然,我们的出发点是充分体现评价主体在知识、技能、情感等诸方面表现水平,尊重孩子的认知差异,那么我们在内容设置时就不能是“一碗水端平”,而是“每碗水端平”,为每个孩子量体裁衣。
如:在测试do、mi、sol三个音高的掌握情况时,我设置的第一块内容是听琴声走图形谱;第二块内容是听琴声有节奏地走图形谱;第三块内容是听琴声曲谱接龙。
例如:游戏“do、mi、sol”
目的:测试do、mi、sol三个音高的掌握情况
道具:钢琴、《乃呦乃》曲谱、地面图形谱
人数:全班分成三组
规则::听钢琴声,按顺序走完地面图形谱,正确者即可得星。
:听钢琴声,有节奏地走完图形谱,正确者即可得星。
:听钢琴声,看谱按小节唱出旋律,正确者得星。
这是书本上的图形谱:
这个游戏是结合小孩子喜欢走迷宫的游戏联想到的,通过图形谱的运用,在玩中巩固do、mi、sol的音高,同时,也测试了学生的音高掌握情况。并且,发现各小组在走图形谱时,优秀的学生会主动带领一般的学生顺利通过,这便也是集体合作意识的体现。
(三)主体表现的层次性策略
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为什么让孩子们痴迷,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目标导向。而且每个目标都是通过努力可实现的,每闯一关都有所获。每关都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在游戏音乐会创设时,为了体现主体的差异性,我们也要坚持层次原则。运用挑战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在听辨节奏游戏中,我设置第一关:简单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听辨,找出节奏卡片;第二关:加入八分音符节奏的听辨,找出节奏卡片;第三关:加入八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的节奏听辨,找出节奏卡片。
游戏闯关“ABC”,是一个学生个体测试的游戏。通过听辨节奏寻找节奏卡片,来测试学生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四)集体个体的互助性策略
集体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在集体荣誉感的催化下,个体的潜能会得到更大的展现。因此,我们在游戏中要创设集体与个体的互动内容,让个体在集体影响下进步,让集体在个体表现中提高。这也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培养目标之一。
在玩杯子游戏时,我让每个组观看基本动作,然后小组进行训练后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能力一般的同学接受就慢,但你会发现,他们在一遍遍的练****中,会发现问题的所在,于是,放慢速度,进行练****对接受能力一般的同学来说,这是大家在帮助他,他也就更加努力练****br/>在传递节拍游戏时,学****能力一般的同学会在大家的带动下,不自觉地跟着同学的节拍前进,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这便是集体与个体的相互促进。
(五)整体个别的结合性策略
我们强调差异性评价,更加关注的是个体的学生表现。但不代表我们对整体评价的忽略。因为游戏音乐会的内容与形式的设置是以整体学生为参照的。因此整体是个体的整体,个体是整体的单元,,我们要统筹兼顾。比如在合作性单元评价环节。
例如:听一听、说一说(我来猜歌名)
目的:测试学生对学过的歌曲的熟悉程度。

游戏音乐会:小学低段音乐差异终结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