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7课《爱莲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17课《爱莲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是由【芝士酒是力量】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17课《爱莲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爱莲说
周敦颐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二)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四)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倨追求。
三、教学方法
以读、讲为主,讨论、探究为辅。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br/>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关于“生活中爱什么花”的话题谈话导入
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爱莲说》(课题:爱莲说)
(二)解题
“说”是古代一种发表见解、阐述道理的文体,以议论为主。“爱莲说”就是“谈谈爱莲花的道理”。
自学互助

周敦颐,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爱莲说》,借花述志。
壹|问题卡
看标题,显然这是一篇的文章,对于这样的文章你觉得作者会怎样来写?或是通读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
贰|任务单
任务一:认读全文,通文意.
策略:
①读:先自由认读,再互相听读,读准字音,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节奏。
②译: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翻译文句。
③小组合作,交流不懂的字句。

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噫
。(听朗读录音,注意听准字音、停顿和语气语调。)
朗读指导。(先集体后个人朗读)
展示互导
1、小组合作。6人一组,采用问答式翻译课文。1问5答。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理解句子的意思。(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2、分别请同学代表发言,翻译课文。(各小组代表)(不懂的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解答)

任务二:赏读课文,析意象。
策略:
1、读: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文中重要信息。
2、找:找出文中与此任务有关的关键词句,加以归纳概括、提炼
3、述:任务单上列提纲或书上旁批,然后口头表述出来
质疑互究
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淤泥和青涟是莲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指莲花的香气;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写出莲的品质。
(小结)这些描写,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作者在这短短的文字中能够如此细致的描绘莲花,难道他仅仅是喜欢莲花的外形吗?(不是,是借花喻人)书中把莲花比喻成了什么?(君子)
2、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一段看,作者赋予了莲哪些品格?(提示:依据课件示例思考、讨论、回答)
例:莲出淤泥而不染一句赋予了莲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既然莲是君子的化身,那么两者一定有相似之处,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是莲花的生长环境,那么相应的君子的环境又是什么样的呢?(污浊的黑暗的封建社会)既然莲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也一样,虽然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社会中,却能够不与世俗怎么样?(同流合污)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结合作者的描写来讨论一下,这花中的君子究竟有那些高尚的品德?
出淤泥而不染纯真自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不媚于世不孤高自许
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不趋炎附势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品行高洁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连线题(请同学们讨论后连线,将作者的描写与君子的美德进行连线)
(小结)大家总结的很好,而从这板书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描写莲花是为了赞美象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就是在莲的形象之中寄寓着作者的人生态度,一定要做一个像莲那样品德高洁的君子,这是作者的人生理想,借莲来表达自已的志愿,想一下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托的什么物,言的什么志?(托的是莲花的形象,言的是君子之志)
任务三:研读课文,品人志。
锦囊:
①读:联系任务一、二,思考它们之间的连结点
②找:找出文中与此任务有关的关键语段加以品读
③品:参照格式展示并尝试设计朗读(方法:要注意读时的情感、语调、语气等。)
3、课文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谁爱菊花?(陶渊明)谁爱牡丹?(世人)谁爱莲?(予)菊花不与百花争春,开在什么时候?(深秋时节)菊花有什么特点?(不畏严寒)文中说“菊,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是什么人?(隐逸者的特点离世隐居)
牡丹有什么特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成为富贵者的象征。当时的世人都喜爱它,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名利。文中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富贵者的特点,追名逐利)
莲有什么特点?(出淤泥而不染)作者怎样赞美莲的?(“莲,花之君子者也。’)君子的特点(身居浊世,洁身自好。)
深秋时节气候寒冷,菊花能不畏严寒,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肯定、赞扬。这恰恰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
从这一点上,我们将它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处污泥之中,用自己的行动与世俗作斗争相比较,菊和莲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比菊更加可贵。
所以,我们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时,要明确,它对莲花起的是什么作用?(衬托,从正面衬托。)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成为富贵者的象征。当时的世人都喜爱它,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名利。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小结)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从正反两个方面衬托莲花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格
莲就是君子的象征,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不慕名利、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和追求。
总结
1、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而且,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2、同学们再大声的把课文朗读一遍,体会作者的感情。
布置作业: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仿写爱莲说,以《爱___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总结提升
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周敦颐
借花————————————————喻人
(托物)(言志)
菊花牡丹衬托
生长环境:洁身自好陶渊明爱菊隐逸者
正衬
离世隐居
香气体态:正直通达世人爱牡丹富贵者
反衬
追名逐利
君子
风度气质:自尊自爱予爱莲身居浊世
洁身自好
教学反思:

第17课《爱莲说》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