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技术设计书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技术设计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密级:XX编号:XXXXXXXXXXXXXX
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
项目设计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六月二十九日
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
项目设计书
项目承当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重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核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1概述

XX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XX省XX测绘公司进行XX省XX县XX镇至XX省XX市XX区铁路建设(如下简称XX-XX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任务。


以基本平面控制网(CPI)为控制基本加密测量四等GPS线路控制网(CPII)。重要内容涉及作业准备、选点埋石、外业测量、成果记录、数据解决、质量检查与上交成果等,为铁路的施工建设提供精确、可靠、真实的平面控制基本。

四等水准测量重要内容涉及作业准备、选点埋石、外业测量、成果记录、数据解决、质量检查与上交成果等,为铁路的施工建设提供精确、可靠、真实的高程控制基本。

线路控制桩施工放样的重要对里程桩、加桩、断链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设。为保证线路顺利施工提供根据。

涉及文字、图件、簿册和数据的规范化整顿。

作业区跨境XX省和XX省,测区介于东经XXX°XX′-XX°XX′,北纬XX°XX′-XX°XX′。西起XX省XX县XX镇,东至XX省XX市XX区,全长XX公里,铁路设计时速
不不小于XXX公里/小时。

XX-XX铁路控制测量及放样项目,布测四等GPS平面控制点300个,四等水准测量控制点90个,测设中桩、加桩600-700个。

X月X日-X月X日,完毕实地踏勘、图上选点、实地埋石;
X月X日-X月X日,完毕外业测量、数据解决、质量检查、成果整顿;
X月X日-X月X日,成果验收与上交。

XX省XX测绘公司,乙级测绘资质,成立于,注册资金1000万元。

XX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位于XX市XX路XX号。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状况

作业区位于XX省和XX两省。地处丘陵地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平均高程500米。温带季风气候,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以便,水系、植被分布多。

:10000地形图,数量1套,介质存储格式,通过验收,质量合格,可以运用;
,来源合法,介质存储格式,通过验收,质量合格,经实地踏勘,可以运用;
,介质存储格式,来源合法,通过验收,质量合格,经实地踏勘,可以运用;
3引用文献
TB1010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05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CH/T-《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T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以上规范与设计指标有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
4成果重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XX-XX铁路控制测量及放样项目成果重要有文字成果、、数据成果以及除上述成果以外的过程性、阐明性资料。其重要形式为电子数据及纸质成果。

XX-XX铁路控制测量及放样项目采用投影于抵偿面高程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重要根据初测成果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中央子午线取测区内一条整分的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本测区采用高程投影基准面为500米。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投影于抵偿面高程上的高斯正形投影。
5设计方案

-XX铁路控制测量及放样项目的硬件重要有GPS双频接受机6台套,DS3水准仪2台套,徕卡2秒级全站仪2台套,计算机4台,作业车3部等某些保障器材。
-XX铁路控制测量及放样项目的软件华测随机商用平差软件和NASEW95。
(其中高工2人,中级3人,作业员9人),司机3人,工人2人。

XX-XX铁路控制测量及放样项目重要的技术路线为合同签订、准备工作、选点埋石、外业测量、数据解决、成果整顿及检查、控制桩放样、专项检查及最后成果整顿、提交与接受等,其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图略。



(1)采用***测量措施施测。
(2)CPⅡ控制点应起闭于CPⅠ控制点,沿线路布设,距线路中心50~200m,宜设在线路同侧,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埋设150mm*200mm*650mm规格的标石埋石,并按规定作点之记。
(3)CPⅡ控制点相邻点之间应通视,特别困难地区至少有一种通视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与附近的已知水准点联测,一般10km左右联测一种水准点。
(4)与高一级的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总数不得少于3个,特殊状况下不得少于2个。在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他铁路平面控制网衔接地段,应与其控制点联测,联测控制点数不应少于2个。
″,边长相对中误差1/70000,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邻点间基线长度中误差应不不小于
≥15°,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数≥4,时段长度≥40分钟,观测时段数1个,时间采样间隔10-30,PDOP≤10。
:
(1)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不适宜不小于10%。
(2)网同步环闭合差、独立环闭合差、反复观测基线的较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应以独立基线的三维基线向量及其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种点的WGS-84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


(1)本测区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大型桥梁和隧道应根据工程规模和精度规定建立独立高程控制网。
(2)水准点沿线路布设,并与国家水准点联测,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或闭合环。
(3)水准点点宜设在距线路中线50m~300m的范畴内,一般地段每隔2km左右设立一种,在大型车站、长大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附近应增设水准点,可与CPⅠ、CPⅡ控制点共桩,但共桩点应符合水准点的埋设规定,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以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按规定作点之记。
≤5mm,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10mm,附和路线长度≤80km,环周线长度≤100km的技术规定

、路线来回测高差不符值平原、山辨别别、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符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平原、山辨别别、,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视距≤100m,前后视距差≤,测段的前后视距合计差≤,视距高度≥,数字水准仪反复测量次数≥1次。
、水准标尺应进行全面检查,新购仪器、水准标尺的检查项目、措施和规定应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与《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宜采用相应级别的数字水准仪及其自动记录功能采集数据。
,应在每个项目作业前按相应规定进行检查。
,采用“后-后-前-前”或“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5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
,测站限差超限必须立即重测,否则从水准点或间隙点起重测。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测段来回测高差较差超限必须重测,重测后应选用来回合格的成果。如果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分别比较,较差均不超过限差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应及时整顿和检查外业观测记录,在全面检查确认观测成果所有符合规定后,才干进行计算。
,并求出各点的高程中误差。
,,,,。

,应检查测区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精度、密度状况,放样时采用同一投影带和同一坐标系统。
:
(1)线路控制桩可采用极坐标法、GPSRTK法和拨角放线法测设,并钉设方桩及标志桩。
(2)控制桩间宜通视,桩间距离宜为200~400m,困难时不应不不小于100m,并应设在便于置镜的地方。
:
(1)新建铁路应注明与既有铁路接轨站的里程关系。
(2)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适宜不小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不适宜不小于20m。如地形平坦且曲线半径不小于800时,圆曲线内的中桩间距可为40m。在地形变化处或设计需要时,应另设加桩。
(3)断链宜设在百米标处,困难时可以设在整10m桩上。不应设在车站、桥梁、隧道和曲线范畴内。
(4)隧道顶应按专业规定加桩。
(5)新建双线铁路在左右线并行时,应以左线钉设桩橛,并标注贯穿里程。在绕行地段,两线应分别钉桩,并分别标注左右线里程。
(6)中桩桩位限差为:
纵向S/+(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
横向10cm。
:
(1)中线测量应采用Ⅲ级及以上测距精度的全站仪进行施测。
(2)线路控制桩应从平面控制点直接测设。特殊困难条件下,可从平面控制点上发展附合导线或支导线。支导线边数不应超过一条。
(3)线路控制桩应观测一测回,取其平均值,计算测点实测坐标。
(4)线路控制桩的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应符《规范》规定。
(5)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中桩时,应直接从平面控制点、加密控制点或线路控制桩上测设,测设距离不适宜不小于500m。
:
(1)参照站应设于平面控制点上。
(2)求解基准转换参数时,,高程残差应控制在3cm以内。
(3)放线作业前,几台流动站都应对已知点进行测量并存储,平面互差应不不小于2cm,高程互差应不不小于4cm。
(4)重新设立参照站后,应对最后两个中线控制桩进行复测并记录,,高程互差应不不小于5cm。
(5)测设中线控制桩时,计算点位与实测点位的坐标差值应控制在1cm以内。测设中桩时应控制在5cm以内。当控制桩和中桩分别测设并且还没有进行控制桩测设时,应复测并记录上一次测设的最后两个中桩,点位互差应不不小于10cm,高程互差应不不小于10cm。
(6)测设中线控制桩时,点位理论坐标与实测坐标差应控制在1cm以内。测设中桩时应控制在7cm以内。
(7)中线测量完毕后,应输出下列成果:
1)每个点的三维坐标;

铁路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技术设计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98 KB
  • 时间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