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音乐节奉献12年.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音乐节奉献12年.doc国际音乐节奉献12年
繁荣的经济职业的运作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成功和辉煌带来三方面的深刻启示。它让世人看到了古典音乐生命力的勃发。之所以能在原本认为贫瘠的音乐土壤上铸就如此的辉煌,与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的经济繁荣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公众对于高雅文化艺术的需求和渴望直接相关,而应运而生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运作上的突破则是持续成功的保证。北京国际音乐节始终坚持“艺术高标准,制作严要求,运作专业化”,率先在国内按照艺术管理模式和市场操作准则规范运作,成为音乐表演艺术范畴与国际接轨的成功范例。而对于音乐普及和教育等公益活动的一贯高度重视则不仅突显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在促进新生代人群艺术接受能力并提升其品位以及培养更加广阔的音乐土壤方面的热情和决心,也体现了一个艺术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是对于国内演出市场近些年来过于强调商业化、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思路的抵抗和反拨。
演出艺术水准的含金量以及运作的职业化是衡量演出行业的试金石,二者相辅相成。以2001年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为例。这一届音乐节上有三个声名显赫的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和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莅临,三者均是以鲜明的民族风格著称的音乐团体,均代表他们自己国家管弦乐演奏的最高水准。在曲目上,俄国音乐家给予我们的是清一色的俄国经典,法国音乐家则是两个完整的法国作品两场,捷克爱乐乐团更是以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全曲而令无数听众关注。让每个国家最伟大的乐团演奏本民族的音乐,这种最简单、最朴实同时也最合逻辑的思路在每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都取得了成功。
新作品首演拓展平台
艺术团体、艺术家和演出曲目的甄选是所有演出主办者最经常面对的问题,也是运作专业化的重点体现所在。创新和勇气是必要的,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最引人瞩目、也是最具有深远影响的是大量中外新作品的首演。重要的中国作品首演包括郭文景的歌剧《夜宴》、《狂人日记》和《诗人李白》,陈其钢的《五行》和《蝶恋花》等享誉海外的力作,叶小纲的交响序曲《潮》、《西藏之光》、《长城交响曲》以及温德清的《赌命》等。经典杰作的中国首演则不胜枚举,如2001年正值全世界纪念歌剧大师朱塞佩?威尔第逝世一百周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华沙国家大剧院演出了阵容宏大的威尔第歌剧《纳布科》,这是该剧的中国首演。德奥现代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璐璐》在200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上演是亚洲首演,成为当年最引人关注的文化事件。2006年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克斯县的麦克白夫人》和《鼻子》中国首演。而最盛大的中国首演当属作为200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的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和在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隆重登场的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前者开创了中国舞台单场音乐会演员人数最多的新纪录,后者填补了中外戏剧交流史上的空白。对于有幸在那些夜晚置身于观众席的人来说,其震撼力确实是难忘的。在马勒的“千人”交响曲第一次进入保利剧院进行合
成排练时,即便人们有足够的精神准备面对一幅真正“济济一堂”的壮观景象,但保利舞台上的千人还是让人瞠目结舌。或许演出当晚保利剧院后台的一景同样有吸引力――这场“人海战术”的总指挥余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如临大敌,直到走上舞台挥动指挥棒开启马勒的辉煌之音前一

国际音乐节奉献12年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