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pdf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是由【mi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刑法
(15周岁)在乡村公路驾驶机动车时过失将吴某撞成重伤。乙正要下车救人,坐在车上的甲
(乙父)说:"别下车!前面来了许多村民,下车会有麻烦。"乙便驾车逃走,吴某因流血过多而亡。关于
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也不成立交通肇事罪

,对甲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甲、乙均不成立犯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2012年以来,对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要件,根据司法部公布的答案来看改变了传
统的观点,采纳的是新观点。新观点认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可以成立
共同犯罪,只是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因为存在阻却责任的事由,因而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达到
了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而言,是应当按照共同犯罪处理的。因此,15周岁的乙与其父亲能够成立共同犯罪。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交
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
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据此可知,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但因乙没有达到
刑事责任年龄,不承担刑事责任,而甲要为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运到国外的,应以走私***罪定罪量刑
、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情节严重的,触犯强迫交易罪
,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向亲戚宣称有高息理财产品,以委托理财方式吸收10名亲戚300万元资金的,
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走私伪造的货币的,成立走
私***罪。走私***罪的客观表现为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督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假
币进出境的行为。行为人采用运输方式将大量***运到国外,应当以走私***罪定罪量刑。
选项B说法正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强迫借贷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规定,以暴力、胁迫
手段强迫他人借贷,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
以强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以非法
占有为目的,以借贷为名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或者第二百七十四
条规定的,以抢劫罪或者敲诈***罪追究刑事责任。
选项C说法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
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选项D说法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
条第二款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据此可知,向亲戚吸收资金的,因为对象是特定的,不认为是针对不特定公众,因此
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罪、故意伤害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痛苦不堪。甲根据乙的请求,给乙注射过量镇定剂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
真实的,对甲的行为不应以故意***罪论处
,捅乙数刀,乙死亡。如甲不顾乙的死伤,则应按实际造成的死亡结果认定甲构成故意
***罪,因为死亡与伤害结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内
,让乙***给丙。乙同意,但甲将乙的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丁。因
乙同意捐***脏,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17周岁)的同意,将乙的左肾摘出,移植给乙崇拜的歌星。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为
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被害人的承诺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排除损害被害人法益行为的违法
性。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时,才能排除犯罪的成立:(1)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
限(生命和重大健康不可处分);(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3)承:.
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戏言性的承诺、基于强制或者威压作出的承诺,不排除犯罪的成立;(4)
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被害人在结果发生前变更承诺的,则原来的
承诺无效;(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选项A中,乙对生命权的承诺是无效的,甲的
行为仍然构成故意***罪。
选项B正确。故意伤害罪与故意***罪的区别,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故意。区别故意杀
人与故意伤害的因素之一即为行为人适用何种之犯罪工具,该犯罪工具杀伤力如何。对于故意内容不很确
定或者不顾被害人死亡的,应按实际造成的结果确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对于使用枪支、匕首等凶器行凶,
打击他人致命部位,放任他人死亡并造成死亡结果的,通常可以认定为故意***罪。因此,如甲不顾乙的
死伤,使用***行凶,可以认为死亡与伤害的结果都是在甲的犯意之内,甲成立故意***罪。
选项C、D错误。《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
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
规定定罪处罚。据此可知,选项C中的甲欺骗乙捐献器官,构成故意伤害罪。选项D中的甲摘取未成年人
的器官,也构成故意伤害罪。
(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
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
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乙均触犯故意***罪,因而对故意***罪成立共同犯罪
、乙均触犯故意***罪,对甲以故意***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
甲用绳子勒死丙。甲实施了故意***的实行行为,乙实施了故意***的帮助行为,二人既有共同***的故
意,也实施了共同***的行为,因而成立故意***罪的共同犯罪。
选项C说法错误。乙虽然没有实施故意***罪的实行行为,但提供了帮助,并且有共同***的故意,
因而与甲构成故意***罪的共同犯罪,对乙应当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选项B、D说法正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本案
中,甲乙共谋绑架并杀害被害人,二人在故意***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但甲只对其故意***的行为负刑
事责任,对绑架不负刑事责任,因此只成立故意***罪;对乙则以绑架罪论处,按照"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
"的规定处罚,二者并不矛盾。
,以"第二天晚上要去医院看望病人"为由,欺骗保安乙,成功和乙换岗。
当晚,甲将其看管的公司仓库内价值5万元的财物运走变卖。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
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将单位财务非法占位己有。
这种行为除了将基于职务管理的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己有的侵占外,还包括利用职务之便的窃取、骗取等行
为。据此可知,公司保安甲利用自己看管仓库的职务便利,将价值5万元的财物运走变卖,构成职务侵占
罪。
(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
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
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间接正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包括:(一)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本题
中,甲使用的是以本人的名义开设的信用卡,不属冒用他人信用卡,也不属以另外三种方式使用信用卡的
情况。因此,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选项B错误。成立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或继续维持错
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从而行为人取得了财物、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本题中,是乙
主动将信用卡交给甲保管的,对于乙来讲,甲不存在欺诈。另外,该信用卡是以甲的名义开设的,银行柜
台向甲交付钱款的行为完全符合相关业务规则,也不存在受骗的因素。因此,甲不构成诈骗罪。
选项C错误。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通过平和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
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本题中,该银行卡一直由甲保管,并未侵害乙的占有,不构成盗窃罪。
选项D正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
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题中,乙将信用卡交给甲保管后,信用卡以及信用卡中的财产都在甲的保管之
下,甲将信用卡中的钱财据为己有,完全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因此,甲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
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
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
,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本题中,陷入认识错误并据此处分财产的并非被害人乙,而是第三
人交警丙。也就是说财产处分人与被害人不是同一人,该情形被称为三角诈骗。本题中,甲通过欺骗交警
丙取得乙的财产,如果认为交警丙对乙的财产有处分权,那么甲成立三角诈骗,构成诈骗罪;反之,如果
认为交警丙对乙的财产没有处分权,那么甲就不成立三角诈骗,不构成诈骗罪。:.
选项B说法正确。秘密窃取,即以被害人不明知的情况下平和地侵夺被害人的财产权,在本案中,
被害人乙明知自己的财产权受到侵害,甲并非以秘密窃取的方式夺取财产,因此不构成盗窃罪。
选项C说法正确。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
为。本题中,甲的行为明显不是"乘人不备,公开夺取",因此不构成抢夺罪。
选项D说法错误。敲诈***的行为结构为:行为人对他人实行威胁,造成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并基
于此恐惧心理处分财产,使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损失。且威胁是以恶性相通告迫使被
害人处分财产。本题中,甲并未实施恐吓行为,即使被害人是因为恐惧而交付财产,也不能认为构成敲诈
***罪。
"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
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罪定罪量刑
,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
***罪
***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
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题中,首
要分子甲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这里的"下手重一点",应认为包括对被害人重伤、
死亡后果所持的是直接故意心态或间接故意心态。因此,甲对被害人被重伤致死的后果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即甲构成故意***罪。
选项B错误。本题中,甲是教唆犯,虽其没有实际参与打斗,但其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
此,对甲应认定为主犯,而非从犯。
选项C、D错误。按照共同犯罪的法理,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如果只是一个或一部分人实施了严重暴
力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那么只有实施该严重暴力的人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罪,其他
的人仍然定聚众斗殴罪。就本题而言,由于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因而就
实际参与打斗的人而言,无论认定谁构成故意***罪,都有可能被冤枉,按照疑罪从无的精神,只能认定
所有参与打斗的人,对被害人的死亡都不承担刑事责任。:.
,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
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万元,乙留下10万
元,余款归甲。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乙构成受贿罪共犯
、乙构成***罪共犯
、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本题中,交警甲利用其
职务上的便利,指使乙非法向超载司机索取钱财,成立受贿罪。另外,不具有构成身份的人与具有构成身
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罪时,成立共同犯罪。因此,乙与甲成立受贿罪的共犯。
选项B说法错误。《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
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罪。***罪客观方面之一要求必须非法占有公共
财物,而本题中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对超载司机收获的"罚款"此时尚未成为公共财物,属于司机的***款
项,因此不构成***罪。
选项C说法正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题中,甲滥用其放行车辆的权力,与无业人员
乙共谋让提前给其缴纳半数罚款的超载车辆通行,致使国家损失64万元,并威胁到高速公路上的行车安全,
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共犯。
选项D说法正确。按照"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在共同受贿犯罪中,应按照共同犯罪涉及的总
金额来认定犯罪金额。因此,甲、乙的受贿罪金额均为32万元。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0年,甲因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甲构成累犯:.
,罚金5000元;因假冒专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罚金
5000元。对乙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年6个月,罚金1万元。此时,即使乙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
也不可对乙适用缓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同时禁止丙
在12个月内进入网吧。若在考验期限内,丙仍常进网吧,情节严重,则应对丙撤销缓刑
,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丁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
无再犯危险。1年后,因国家科研需要,经最高法院核准,可假释丁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刑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
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
累犯论处。该规定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新规定,在其出台之前,只有前后罪都属于危害国家安全
犯罪时,才构成特殊累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
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2011年4月30日以前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
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但是,前罪实施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是否构成累犯,适
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据此可知,甲不构成累犯。
选项B说法错误。《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
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
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
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
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
行。该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据此可知,乙被数罪并罚决定
执行有期徒刑2年6个月,低于3年有期徒刑,并且题干中并未提示其属于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因此,如果乙符合缓刑的条件,则可对其适用缓刑。
选项C说法正确。《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
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据此可知,丙违反禁止令的规定,常进入网吧,情节严重,
应当撤销缓刑。
选项D说法正确。《刑法》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
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
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
限制。按照相关司法解释,这里的"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的特殊需要。本案中,丁
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1年后,即使其刑
罚未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但因国家科研需要,可以由最高法院核准假释,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
,甲(17周岁)因邻里纠纷,将邻居杀害后逃往外地。2004年7月,甲诈骗他人
5000元现金。2014年8月,甲因扒窃3000元现金,被公安机关抓获。在讯问阶段,甲主动供述了***、
诈骗罪行。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甲所犯三罪均在追诉期限内
***罪、诈骗罪与盗窃罪应分别定罪量刑后,实行数罪并罚
,成立自首,故对盗窃罪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虽可适用死刑,但鉴于其有自首表现,不应判处死刑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说法错误。《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
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
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于2004年7月诈骗他人现金5,000元,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为3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追诉期限为5年,到2014年8月时已过了追诉时效期限,因此,对甲的诈骗罪不
应当再追究。
选项C说法错误。《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据此可
知,甲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如实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其***、诈骗罪行,以自首论,可给予从宽处
理。但对其犯的盗窃罪,甲不存在自首情节,不能按照自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选项D说法错误。《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
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据
此可知,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是以犯罪的时间为准。本题中,甲实施故意***罪时不满18周岁,因而对其
不能适用死刑。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
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
。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
触犯贩卖毒品罪
,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
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对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中的"买卖",不仅包括获取金钱,也包括获取
其他物质性利益。本题中,甲和乙相互交换危险物质,这一交换行为使甲、乙均获得了物质性利益,均构
成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
选B正确。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在这
里,出卖人交付毒品既可能是获取金钱,也可能是获取其他物质利益。本题中,乙向甲提供毒品以换取毒
害性物质,甲向乙提供毒害性物质以换取毒品。因此,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构成非法买
卖危险物质罪,另外因为乙具有贩卖毒品的故意与客观行为,所以乙又构成贩卖毒品罪,乙的此类情形构
成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
选项C正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
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据此可知,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支赠与给他人,可以将赠与枪支包容
评价为出借枪支,因此甲成立非法出借枪支罪。
选项D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
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
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据此可知,
甲在其父告知其院墙内埋有枪支时具有上缴的义务但是其不作为,因不具备持有枪支的资格而非法持有5
支枪,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销售伪劣商品罪,下列哪些判决是正确的?()
,但颇有疗效,销售金额达500万元,如按销售假药罪处理会导致处罚
较轻,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仍将大量收购的病死猪肉,冒充合格猪肉在市场上销售。法院以销售有毒、
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仍将苹果批发给零售商。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
罪处罚
,但实际上销售了假药,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法院以销售劣药罪定
罪处罚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
至第一百四十八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
较重的规定处罚。选项A中,甲销售的假药颇有疗效,并未造成严重后果,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的,
是在有期徒刑3年以下进行定罪处罚;但其销售金额已达500万,按照销售、生产伪劣商品罪定罪的,则
要判处有期徒刑15年以上。通过比较法定刑得知,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重于以生产、销售假
药罪。
选项B错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
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三种行为:一是在
生产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二是在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三是明
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销售。概括起来说,行为人生产、销售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
原料的食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特殊法条与一般法条
的关系,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指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
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行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非食品原料,未达到有毒、有害的
程度,但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应以本罪
论。在本案中,甲明知病死猪肉有害,仍将大量收购的病死猪肉,冒充合格猪肉在市场上销售,并未有掺
入有毒、有害物质而是该猪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
选项C正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使用禁用农药、兽
药等禁用物质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适用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
罪处罚。选项C中,甲虽然没有亲自添加禁用的农药,而是明知贮存的苹果上使用了禁用农药,仍将苹果
批发给零售商,对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持放任态度,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选项D正确。甲出于销售劣药的故意实际上销售了假药,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由于主观上没
有销售假药的故意,因此不能认定为销售假药罪。按照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应认定为销售劣药罪。:.
,将乙扣押,但2天后乙仍无还款意思。甲等5人将乙押到一处山崖上,
对乙说:"3天内让你家人送钱来,如今天不答应,就摔死你。"乙勉强说只有能力还5万元。甲刚说完"一
分都不能少",乙便跳崖。众人慌忙下山找乙,发现乙已坠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