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介词课件.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 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 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古代汉语-介词课件 】是由【wxq36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汉语-介词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介词
第一页,共三十页。
介词是一种虚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行为的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第二页,共三十页。
古代汉语介词同现代汉语介词用法不同
一,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大都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
1,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2,赵氏求救於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第三页,共三十页。
古代汉语介词同现代汉语介词用法不同
二,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1,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齐桓公伐楚》)
第四页,共三十页。
古代汉语介词同现代汉语介词用法不同
三,现代汉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却有省略的情况。
1,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三国志·华佗传》)
第五页,共三十页。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与等。
第六页,共三十页。
(一)于(又作“於”、“乎”)“于”与“於”在上古同为鱼部的字,为叠韵,于为匣纽,属牙音,於为影纽,属喉音。按王力的音转条例,喉、牙为邻纽。 “于”本义为吁(一说为竽)。今作“亏”的,就是“于”的篆文的隶定。亏与吁为古今字。
第七页,共三十页。
介词“于”可能源自动词“于”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诗·豳风·七月》)
第八页,共三十页。
“於”的本义是乌,象乌鸦之形。《说文》“乌”字下引一古文作《穆天子传》卷三:“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郭璞注:“於,读曰乌。”可见“於”与“乌”为异体字。
於、于作为介词,其语法意义都相同,不同的是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诗经》多用“于”字,《左传》、《论语》、《孟子》多用“於”字。
第九页,共三十页。
“乎”古与“于”同音,都是匣纽、鱼部字,作为介词,与“于”同。 于(於、乎)作为介词有四种主要的用法: ,表示动作的时间和处所。
例如: (1)流共公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尚书·尧典》) (2)越王勾践栖於会稽之上。(《国语·越语》) (3)颜成子游立侍乎前。(《庄子·齐物论》)。 以上引进处所。
第十页,共三十页。

古代汉语-介词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 30
  • 收藏数 0 收藏
  • 顶次数 0
  • 上传人 wxq362
  • 文件大小 1.64 MB
  • 时间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