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是由【泰山小桥流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张志华
“渔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常有的形象。只在唐代一代,就有王维的“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发散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韩愈的“频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和张志和的“青蓑笠,绿蓑衣,斜风小雨不须归”(《渔歌子》)等;清代翰林学士查慎行曾在皇帝眼前赋诗“笠檐蓑袂一世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此拥有“烟波钓徒查翰林”的美誉,真是交口夸赞。人们甚至愿意把鄙视皇帝威望的严子陵也看作“富春江上一钓徒”,至于别的在诗文中提到的“渔夫形象更是不胜列举。这么多的“渔夫”形象分布在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中国文学中所独有的一种现象。
那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对“渔夫”形象津津乐道呢?
渔夫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夫”形象最早出此刻《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峙的人物形象--渔夫(父)。作者详尽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星期有加”。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
见,明显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其实不丰满,由于作者不过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
最早确定”渔夫“形象”并给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此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作品中,作者经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述,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渔夫见了屈原便问:
“子非三闾医生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大家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
“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大家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沉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奇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
1/3
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
屈原是一个实行“成仁取义”的踊跃入世者,而国王的专制统治系统,则使他的理想凡是受挫;而“渔夫”这一形象,则是一个持顺乎自然、随遇而安态度的高蹈时俗以外的高士。
他开导屈原不要执着于是非之争,要效法贤人“不呆板于物”,代表的是一种道家的处世思想,“渔夫”的形象已不再是一个以打鱼为生的人,他开导屈原的话以及在“鼓槌而去”时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我足”就证了然他不是一个等同于一般渔夫的“渔夫”,而是一个有必定学识的隐士,这类隐士,“知其不行为而不为,知其可为亦不为”,明显是道家“适应自然”思想的反响。
“渔夫”形象的另一个出处是民间关于姜子牙(姜尚)的传说。但是这一传说出现得比较晚。大体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周代初年姜子牙在渭河上垂钓的传说。他用无饵的直钩在水面三尺上的半空中垂钓,而且口中念念有词:
“负命者上钩来!”(负命者:
负有天数的人)此后终于被周文王得知,在他八十高龄的时候被委任为相(事见北宋《武王伐纣说书》)因此这一形象又拥有有才能、有志向的文人等候机遇的意思。
渔夫形象出现的背景
传统上,文人中广泛存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混杂的产物。祖先信仰“杀身成仁”,但当自己的理想、志向没法实现,即使“舍生”也难以“取义”的时候,我们的文人就相信起了老庄,不为外物役于心。好多隐士常常经历这样一个生活过程:
当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他们神往的是驰骋政坛,一展自己的政治志向,而当他们在宦途或生活中失落的时候,他们在思
想上常常就自觉不自觉地“易帜”了——以道家“独善其身”的旌旗来作为自己躲避
2/3
现实的原由。他们常常说自己看破了红尘,其实这类看破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衡。
长远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广泛产生了一种期望踏入宦途的“官本位”心理。这类心理在文人思想中更是占主要地位。而文人这类心理的广泛性必然与中国
社会长远一人专制的专制统治相抗争、交锋的结果,即是文人在发挥自己政治理想过程中的到处碰壁。好多文人由于这类碰壁被夺去了生命的权益。于是别的的人便只能寄寓山林,垂钓于景色优美的湖畔,临时以闲淡的生活来慰妥自己难以宁静的心灵,或乘机而起,再度发挥自己的政治志向。
举一例子来说。大诗人李白在年轻的时候向来在神往并找寻着踏入宦途的机遇。他“遍干诸侯”“历抵卿相”,游名山,访道士,希望有人能在朝廷为他说话,获取朝廷的重用。
天宝元年,李白受道士吴筠介绍,被玄宗征召入京,他就以为发挥自己的
志向,“达”天下的机遇到来了,于是唱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诗句。但他的性格其实不合适从政,于是不久就被“赐金还山”。但李白其实不了
解这此中有他性格的原由,因此就感觉自己不得“志”了,于是就在唱“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同时,唱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发散弄扁舟”
的句子,表现了他思想上的转折,当官不行,就做渔夫。
自然作“渔夫”是临时的,由于这时的李白依旧深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讲解“渔夫”所拥有的深刻内涵。
总之,“渔夫”形象是中国社会专制统治与文人政治理想矛盾的产物,是在儒家与道家思想夹缝中成长出来的一种变态的形象。由于这类形象可以概括几千年专制统治中文人广泛的经历和思想,因此长远以来也就向来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地址;山东五莲三中高中语文组
邮编:262300
电话:
3/3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夫”形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