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0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是由【中国教育资源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 )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举措而非政权巩固,故A项错误;由材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可知有成功有失败,在曲折中前行,故B项正确;改革创新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盛世华章是在21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B
,我国开始实行油料计划收购和食油的计划供应,1954年9月开始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这种统购统销政策( )




解析统购统销政策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本产品匮乏的情况下实行的,它暂时解决了供求之间的矛盾,稳定了物价,对保障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改造,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答案D
:兹有顾福初君依章于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特发给此股单为证。此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解析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可知,通过土地入股等手段,开展农业合作化,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比1952年增长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解析1953~1957年,国家正在大力开展“一五”计划建设,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工业建设不断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部门的职工不断增加。
答案C
,属于成功的探索有( )
,以钢为纲


,力争上游
解析1961年中央政府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意在纠正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故C项正确。
答案C
6.“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经济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
A.***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的批评
C.“文化大革命”动乱接近尾声

解析1971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正是其调整的结果。
答案A
能力提升
,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规模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




答案D
“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因此,A、C两项说法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项说法错误。图片中工人高涨的工作热情,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
:
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 )




解析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
答案A
~70年代,人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这表明了这一时期我国( )




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中“进一步”与史实不相符,故错误;此时的中国致力于国家工业化建设,不太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中国人生活水平前后或者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C
。观察右图,图中儿童宣传的总路线( )




解析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衡量,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确切的。
答案C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左”倾错误继续泛滥


“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1962年对农村经济进行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调整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符合当时农村的客观规律,故B项错误;据材
料“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可知,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形式,改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故C项正确;1960年底,国家实行“八字方针”,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正确调整,是为了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失误,故D项错误。
答案C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1)差异:
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
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摘编自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摘编自《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58年,***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摘编自《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必要性?
(2)材料三中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落实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为纠正材料三中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错误,中共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
参考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要性:我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2)落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成就: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2020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